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弯月古诗映窗棂——夜读随笔

弯月古诗映窗棂——夜读随笔

壬寅年腊月初七·子时

一、残月如钩

夜半推窗,忽见天边悬着李太白笔下"小时不识月"的弯弯银钩。这弯月古诗中常客,此刻竟像从泛黄诗卷里跳脱出来,斜斜挂在我家老槐树的枯枝上。清辉透过冰裂纹窗棂,在宣纸日记本上投下斑驳光影,恍若苏东坡《水调歌头》里"转朱阁,低绮户"的千年月色。

1. 诗魂入墨

翻检《唐诗三百首》,发现写弯月的诗句竟有二十七处之多。王维的"明月松间照"太圆满,杜甫的"星垂平野阔"又太苍茫,唯有这"残月"最合今夜意境。忽然记起李清照《声声慢》里"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那弯冷月想必也如今夜般,照着易安居士的梧桐细雨。

二、古今叠影

现代公寓的暖气片嗡嗡作响,与窗外月光形成奇妙对峙。电脑屏幕还亮着未写完的企划案,蓝光与月辉在书桌角厮杀。忽然觉得,古人"举杯邀明月"的潇洒,在今日竟成了奢侈。我们这代人,可还识得张若虚笔下"皎皎空中孤月轮"的纯粹?

檐角银钩钓往事
窗棂碎玉写新愁
千年同一弯冷月
照过诗仙照键盘

2. 月光疗法

心理学著作说月光能缓解焦虑,这大概就是古人总爱对月吟诗的缘故。放下手机凝视弯月十分钟,那些"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永恒感渐渐漫上心头。李白知道他的月亮会被21世纪的失眠者共享吗?这弯跨越时空的诗意媒介,此刻正治愈着我被报表灼伤的神经。

三、枕月而眠

凌晨两点,月光已悄悄爬到枕畔。想起儿时外婆说的"月亮婆婆",忽然理解为何古今诗人都爱把弯月拟人化。这银色的诗眼,见证过多少"天涯共此时"的悲欢?合上日记本时,发现纸页间落着槐树影与月光交织的密码,或许某天会化作新的弯月古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