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翻开泛黄的诗集,偶然读到李贺《马诗》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句子,忽然想起去年在内蒙古草原邂逅的那匹枣红马。此刻窗外的雨声淅沥,恍惚间又听见了马蹄踏碎露珠的清脆声响。
一、诗中的马影
杜甫笔下"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的胡马,李白诗中"金络青骢白玉鞍"的骏骑,这些赞马的古诗总让我想起草原上那位老牧人说的话:"好马的眼睛里住着星辰"。记得他粗糙的手掌抚过马鬃时,那匹名叫"追风"的马竟温柔地垂下头,睫毛在夕阳里投下扇形阴影。
二、记忆里的马蹄声
去年七月在锡林郭勒,我曾亲眼目睹万马渡河的壮景。河水泛着金箔般的光泽,马群如流动的青铜雕塑,肌肉的起伏间仿佛能看见岑参诗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意境。最难忘是领头那匹白额马,它扬起前蹄长嘶时,颈部的曲线恰似敦煌壁画里的天马。
特别记得某个黄昏,我学着牧人用三根手指轻叩马鞍,那匹温顺的母马居然懂得屈膝助我上鞍。当它小跑起来时,晚风穿过马鬃,送来艾蒿与苜蓿混合的气息,那一刻突然懂了陆游"铁马秋风大散关"里藏着的柔情。
三、纸上驰骋的精灵
重读这些赞马的古诗,发现诗人们总爱用"竹批双耳峻"写马耳挺拔,用"风入四蹄轻"状奔驰之态。最妙是李贺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写老马风骨,让我想起草原博物馆里那具汉代青铜马踏飞燕的造型,凝固的动势里藏着千年不息的精气神。
合上诗集时雨已停歇,玻璃窗上蜿蜒的水痕像极了马群奔跑的轨迹。或许明天该去郊外的马场看看,不知道能否遇见如韦应物所写"蹀躞紫骝马"那般神骏的身影。这些奔腾在字里行间的精灵,终究要回到天地间才能保持那份诗意的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