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有慧游春

有慧游春

四月十五日 晴

清晨推窗,忽见院中杏花已谢了大半,枝头缀着青涩的小果,才惊觉春深如许。恰读王维“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之句,忽忆起昨日偶得“有慧游春”四字,心下触动,便决意效仿古人踏青寻幽。

行至西郊,远山含翠,近水浮光。田间农人荷锄而过,布谷声时远时近。想起《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的雅趣,不觉莞尔——我这般刻意寻春,倒失了天然意趣。正踌躇间,忽见溪畔有个垂髫小童,正踮脚摘取岸边的野莓,红果碧叶衬着藕色衣衫,恰似春神指尖滴落的胭脂。

草木有慧

坐在老柳树下歇脚时,发现树根处生着几株紫花地丁,花瓣上还凝着晨露。忽然省得:这草木才是真有慧根的——不争不抢,应时而发,谢了便谢了,结果便结果,何曾似我这般为伤春悲秋劳神?《菜根谭》云“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原来生生不息的天机,早藏在枯荣转换之间。

溪水淙淙流过青石,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苔藓上投下斑驳金痕。恍惚听见范成大“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的吟唱。忽然明白所谓“有慧”,未必是参透玄机,不过是晓得在恰当时节做恰当事——如农人播种、紫花地丁开花、孩童摘莓,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归途拾得

返程时绕道古寺,见山门石阶缝中生出丛丛酢浆草,紫花虽小却开得精神。守寺的老僧正在扫落叶,竹帚划过青石的沙沙声,竟与鸟鸣溪声融成一片。想起《五灯会元》里青原惟信禅师见山见水的公案,此刻方知第三重境界之妙——春依旧是春,我依旧是我,却因放下执念,反而见得万物本真。

暮色初合时归家,案头瓶中插着顺道采的几枝野蔷薇。淡粉花瓣边缘已微微卷曲,却散着清甜气息。提笔记此日游踪时,忽见窗外新月如钩,挂于杏树枝头——原来春不曾远去,它只是化作青果、新叶、溪声,悄然住进时光的脉络里。诚如陶渊明所言“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今日方解其意。

关于四季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关于四季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关于四季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好多跟春天有关的成语典故也冒了出来。就说“万紫千红”吧,这词出自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当时出门游春,看到春天里百花盛开,红的、紫的、粉的,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那场面老美...

群芳争艳最佳生肖

杜牧笔下走马游春的景象结合落英缤纷的紫云垂幕,既有时间流逝的急促感,又有色彩交织的空间纵深感,构成唐人手卷中常见的装饰构图范式。敦煌经卷里的马宝图谱常配以紫罗花藤纹饰。两件作品同构的生命律动感折射时空交织的奇妙。从生命节律到表象特征的文化联锁,这些生肖与植物配对的匠心独运值得深思。这些文化符号的...

作文亭记课堂笔记

所谓写景写人,层层铺垫:滁州山水如绣屏,不过是为百姓游春作衬;百姓们歌舞升平,又是为太守登场设局。清平盛世之说,向来可疑。若真有鱼跃鸢飞之象,又何必借山水装点门面?这笔记的字里行间,尽是讽喻——峰回路转,说的是命运曲折;醉翁临风,叹的是身不由己。读罢掩卷,唯有山风飒飒,似在嘲笑世人痴妄...

玉峰山森林公园游玩攻略

沿西入口步道前行800米,有座隐于竹林的"清云寺",始建于北宋,寺内保存着明代的"松风碑"(刻有古人咏山诗句)和清代的千手观音像。寺外有口"古泉井",泉水清冽可直接饮用(但建议自带水杯接取)。解析: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能提升游玩深度,古寺的历史细节和独特文物,让游客在登山之余感受到文化的厚重感。七、...

福建的特色

福建节日习俗融合中原与海洋文化,具有鲜明地域标识:春节“围炉”(家人围坐火锅旁,食用鱼、年糕等,象征团圆);元宵节“游神”(如莆田“妈祖游春”、漳州“关帝巡境”,抬神像巡游祈求丰年);闽南“中秋博饼”(源于郑成功屯兵,掷骰子赢月饼,强化集体意识)。但部分习俗面临年轻人参与度低的困境——如传统“...

祝玩的开心玩得尽兴的句子怎么说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还记得上次去游乐园,排队时满心期待。如今又有机会出去玩啦,愿你像脱缰野马,撒欢儿玩,把所有烦恼都甩到九霄云外,玩得那叫一个开心尽兴!含义解释:就像周末和朋友去游乐园,在长长的队伍里,大家一边聊天打趣,一边憧憬着游乐项目。终于入园,像自由的小鸟般冲向各种设施。这句子就是...

作文四年级道法第一课我们四岁了

篇1 作文四年级道法第一课我们四岁了 时光如一条潺潺的小溪,悄无声息地流淌过四载春秋,今天,我们班迎来了它四岁的生日。回想当初,入学第一天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操场上,我们像一群怯生生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聚在一起。那时的教室,墙壁洁白如雪,课桌整齐划一,老师的笑容如同春风,抚平了我们内心的忐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