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度汉江: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晨起临江
清晨薄雾未散时,我踩着露水浸湿的青石板来到汉江畔。江水泛着粼粼金光,恍惚间仿佛看见李白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吟唱着“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的豪迈诗句。岸边芦苇丛中惊起几只白鹭,翅膀拍打的声音惊醒了我的遐思。
诗碑寻踪
沿着滨江文化长廊漫步,花岗岩诗碑上镌刻的《古诗度汉江》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的诗句让眼前的山水突然有了时空纵深感。指尖抚过冰凉的石刻,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爱在江边题诗——这流动的水波,本就是最天然的宣纸。
午间摆渡
乘着老渔夫的木船横渡江心时,船桨搅碎了一江碎金。老人用浓重的方言说起祖辈传下的故事:杜甫当年漂泊至此,在渡口写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此刻正午的太阳把江水晒得温热,却莫名想起那个月色清冷的夜晚,诗圣如何对着同样的江水抒发羁旅愁思。
诗词札记
坐在百年古榕树下整理笔记,发现汉江在唐诗中竟有七十二种意象:孟浩然眼中的“气蒸云梦泽”,杜牧笔下的“千里莺啼绿映红”,韩愈感慨的“潮州南去接长沙”。这些诗句像一串珍珠,把汉江的晨昏晴雨都串成了永恒。
暮色归途
夕阳将江水染成胭脂色时,远处传来悠扬的渔歌。突然明白《古诗度汉江》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的妙处——千年过去,这江水依然托着城市倒影,摇碎满天霞光。归途中买下一卷泛黄的《汉江诗钞》,书页间飘出淡淡的樟木香,像是封存了整条江水的记忆。
这日的汉江漫游,恰似展开一幅流动的诗卷。古人以诗度江,今人以江读诗,文字与流水在时空中达成奇妙的和鸣。或许明日再来,能在某个浪花里,遇见正在酝酿新诗的苏轼。
渡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1、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2、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3、书:信。 4、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
《渡汉江》古诗朗诵合集
渡汉江古诗 范文一: 渡汉江古诗 我们在文学课上学到了许多古诗,其中有一首让我很感兴趣的 诗叫做《渡汉江》。据老师讲述,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 作,主要描写渡江的一系列景色、情感和思考。这首诗的意境 深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在诗中,宋之问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渡江的景象。例如, “枫...
渡汉江古诗的意思合集
未渡汉江以前,所有诸侯都发誓要抵抗秦始皇,但 最终在渡汉江时,所有诸侯都同意投降,秦始皇才得以实 现统一中国的梦想。 因此,渡汉江也象征着勇气、信念和胜利,用来比喻 走过困难、取得胜利。 渡汉江古诗的意思 渡汉江古诗的意思 原诗: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流...
宋之问《渡汉江》全诗原文我爱古诗词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
古诗初渡汉江
古诗初渡汉江 初渡汉江 无名氏 襄阳好向岘亭看, 人物萧条属岁阑。为报习家多置酒, 夜来风雪过江寒。赏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常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成功的作品也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家的了解:“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对于文学史上可以指名道姓的作家...
渡汉江古诗翻译
渡汉江古诗翻译渡汉江古诗翻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译: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古诗渡汉江解释合集
渡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汉江》原文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注释 1、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 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2、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3、书:信。 4、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