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暴雨
清晨被窗外如注的雨声惊醒,推开窗只见天地间挂满银帘,不禁想起杜甫《秋雨叹》中"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的洪水古诗场景。这场持续三天的大雨,让城市仿佛回到诗歌描绘的水漫金山之境。
街道即景
撑着伞出门时,积水已没过脚踝。浑浊的水流裹挟着落叶在柏油路上画出蜿蜒的纹路,远处几辆轿车如搁浅的舟船半泡在水中。此情此景,与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描写竟有七分神似。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社区互助
下午雨势稍缓,看见物业人员正在地下车库入口堆沙袋。隔壁单元的王叔拖着皮划艇帮老人买菜归来,裤管湿透却笑着说:"这不就是陆游《暴雨》里'邻里通有无,井臼共晨昏'嘛!"洪水古诗中的温情,穿越千年在钢筋水泥中重现。
夜读有感
晚间翻阅《全唐诗》,发现洪水主题的诗作竟有百余首。李白写"黄河西来决昆仑",白居易记"浪打天门石壁开",诗人们将惊涛骇浪化作笔底波澜。此刻听着窗外渐弱的雨声,突然明白这些文字为何能流传千古——它们记录的不只是灾难,更是人类在自然伟力前的敬畏与智慧。
当城市排水系统遇到百年一遇的暴雨,现代科技与古诗描述的画面重叠。或许我们该从这些洪水古诗中领悟更多:既要发展防洪工程,也要学会与自然共处的古老智慧。枕着渐渐平息的雨声入眠时,脑海里回响着韦应物的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