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煎茶有怀日记
寻泉记
今日得闲,忽忆白居易先生“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之句,心中顿生一念:何不效仿古人,寻一处山泉,亲试煎茶之趣?于是携简易茶具,步入城郊山林。晨光熹微,露珠未晞,山路蜿蜒而幽静,只闻鸟鸣与自己的脚步声。越往深处,空气愈发清冽,隐隐约约似有水声叮咚,如环佩相击,引我前行。
见泉时
拨开最后一丛翠竹,果然得一泉眼。泉水自石隙中汩汩涌出,汇成一泓清浅小潭,澄澈见底,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竟如古诗所描绘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般无二。我蹲下身,以手掬水,寒意瞬间沁入掌心,凛冽却不觉刺骨,反有一种洗涤尘虑的畅快。水尤清冽,全无半点杂质,想来这便是陆羽《茶经》中推崇的“山水上”了。
煎茶趣
寻得一处平坦青石,布开茶席。取小炉,盛满泉水,以枯松针引火。看那泠泠之水在壶中渐次升温,由静至动,最终泛起如“蟹眼”般的细小鱼眼泡,正是苏轼所言“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我小心投入一撮春茶,茶叶在泉水中缓缓舒展,一如生命复苏,茶香随之四溢,与山林间的草木清气融为一体。此刻,万籁俱寂,唯有松风微微,泉声潺潺,茶烟袅袅,我独坐其间,仿佛与千年前的诗人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碗茶汤中,盛的不仅是茶味,更是整个幽静山林的意境。
有怀思
细品茶汤,滋味果然与家中自来水所泡截然不同。泉水之茶,入口更显甘甜醇和,过喉润滑,回甘绵长。这或许便是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之境吧。以天地所生之泉,烹煮日月精华之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与体悟。想起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虽不敢自比仁智,但于此情此景中,确乎感受到了与自然交融的宁静与喜悦。尘世间的纷扰与焦虑,在这一碗清茶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今日之所遇,不仅是一次味觉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的沐浴。暮色将至,我收拾行囊,心中已决,他日必当再访此泉,重溫這份“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的闲适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