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随笔:在唐诗的晨光中醒来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晴
一、被鸟鸣唤醒的清晨
今晨五时许,窗外忽然传来一串清越的鸟啼,将我从睡梦中轻轻托起。这让我想起孟浩然那首脍炙人口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千年前的诗人,想必也是被这样活泼的晨曲唤醒,才留下如此鲜活的文字。
1. 声音里的春光
披衣起身推开窗,发现梧桐树上蹲着三两只麻雀,嫩黄的喙正啄着新发的芽苞。它们的鸣叫时而短促如珠落玉盘,时而绵长似丝绸撕裂,竟与诗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奇妙呼应——昨夜确有一场细雨,此刻花瓣铺满小径,在朝阳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二、笔墨间的永恒春天
午后整理书架时,那本《唐诗三百首》突然从架间滑落。翻到《春晓》那页,泛黄的宣纸上印刷的竖排文字,仿佛带着露水的柳枝。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全诗二十个字里,有六个字带"日"字边(晓、春、时、明、是、早),难怪读来满纸都是融融暖意。
试着用钢笔在日记本上抄写: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 平仄里的生活韵律
孟浩然用最平常的"眠、闻、来、知"四个动词,串起整首诗的时空流转。这让我想起昨日邻居送来的新茶,简单玻璃杯里浮沉的嫩叶,不也像这些字词般在平淡中见真味么?
三、暮色中的诗意延续
傍晚散步时,看见几个孩童在落花堆里打滚。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仰头背诵:"花落知多少!"稚嫩的声音惊飞了枝头的白头鹎。此刻忽然懂得,好诗就像春日的蒲公英,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生长。
合上日记本时,窗外的玉兰树正将最后几片花瓣轻轻放进夜色。原来《春晓》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写给春天的永恒情书。
唐诗三百首读书随笔范文
从我所读的唐诗中,我知道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博大精深,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同时让我认识了一个道理: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有远大的抱负,做事情要脚踏实地,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唐诗三百首读书随笔范文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高峰。在唐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的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 唐朝二...
初中语文老师读书随笔 教“有趣”的语文 ——读《六神磊磊读唐诗》有...
但想要系统完整的对唐诗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却很难。因为唐诗真的是太多太难了,所以一般像我这样对唐诗没有特别的爱好的人就会知难而退,不会深入研究。 1 其实,说实话在刚开始张老师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有那么一点点拒绝。但张老师说特别有趣,所以强烈推荐。我就在前几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