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泊牛渚怀古中有暗的古诗日记

夜泊牛渚怀古

壬寅年冬月廿三 霜浓舟寒

暮色四合时,孤舟终于停泊在牛渚江畔。橹声歇处,唯闻浪涛拍击礁石的呜咽,恍若千年未绝的叹息。我裹紧衣衫步上甲板,只见西天最后一缕绛紫霞光正被墨色吞没,对岸采石矶的轮廓渐渐化作青黛色的剪影,犹如一尊俯首凝望江水的巨兽。

古渡遗思

此处便是太白笔下"牛渚西江夜"的故地了。寒风吹动岸边芦苇,沙沙声里仿佛夹杂着昔年咏叹的余韵。诗人当年见此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皎月时,可曾料到后世旅人会循着他的诗句,在同样苍茫的夜色里打捞失落的梦境?船舷旁忽有萤火明灭,倏尔散入荻花深处,恰似那些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诗篇残片。

暗潮深处的记忆

夜愈深时,江面升起薄雾,将远山揉成朦胧的水墨。我执灯照向水面,光束竟被漆黑的江水吞噬,只能映出自己摇晃的倒影。忽然记起《晋书》所载袁宏在此咏史旧事:贫贱运舛的咏诗人,因遇知音而声动朝野。而今江流依旧,那些能够听懂弦外之音的耳朵,却都随浪花淘尽了。

雾中传来守夜人的梆子声,三更天了。渔火零星浮沉于波涛之间,明明灭灭如同不肯安眠的魂魄。我忽然明白太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怅惘——并非所有明珠都能得遇识珠之人,多少暗香浮动的诗心,终其一生都等不到那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知音。

暗明之间的悟道

寒露浸湿衣襟时,我忽然觉察这"暗"字的妙谛。它既是光影之外的幽暗之境,更是未被照见的才华与寂寞。江水之所以深邃,正因其容纳了无尽暗流;夜空之所以辽阔,乃因其包容了不可计数的隐星。就像此刻隐在云后的秋月,虽暂敛清辉,却依然在天穹深处保持着皎洁的本质。

夜风送来远处寺院的钟声,余韵在峡谷间层层荡漾。我返身取出囊中酒壶,向着茫茫江天倾洒半盏。敬所有在黑暗中坚守光明的人,敬每颗即使无人得见仍然灼灼发亮的灵魂。当烈酒入喉时,东天已隐约现出蟹壳青——最深的黑暗尽头,永远孕育着破晓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