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王宠古诗伴我一日清欢

王宠古诗伴我一日清欢

晨起读诗见山色

卯时推窗,见远山含翠,忽忆王宠《山中》诗云:"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此句如清泉漱心,顿时驱散睡意。明代隐士王宠之诗,向来以空灵澹泊著称,其笔下山水非肉眼所见之山水,乃是经心灵滤净的禅意世界。取泛黄诗集坐于竹榻,翻至《林下作》篇:"扫石坐松影,焚香消昼迟",竟与此刻情境浑然相合——檐角雀鸣恰似平仄,晨风翻页宛若唱和。

午窗临帖品墨韵

晌午展纸研墨,临王宠《辛巳书诗卷》。其书法疏朗如野鹤闲云,诗卷中《雨霁观稼》写道:"野水带斜阳,青山映秫田"。笔锋游走间,恍见当年吴中文人结社于石湖之畔,王宠与文徵明、唐寅诸子挥毫唱和之景。最妙是其诗书合一之境:墨色浓淡似山峦起伏,字句间隙若溪流潺湲。尤爱《赠南屏山人》中"君栖碧山云,我泛沧洲月"之句,字字皆带林下水气,教人临帖时不觉屏息凝神,恐惊纸上烟霞。

暮色沉吟得真趣

日暮时分独步小园,王宠《春日山行》诗句自然浮上心头:"桃花夹岸开,溪水当门响"。其诗素以白描见长,却能在简淡中见渊永。想来这位九试不第的才子,早将功名化作笔下云烟,故《草堂杂咏》中乃有"身同云自由,心与溪俱闲"之超脱。暮色中闭目沉思,忽悟其诗之妙不在辞藻,而在天地清气——如《夜坐》所言:"松风洒襟袖,潭影空人心",此等境界非市井可闻,唯静者能得。

灯下札记

今岁读王宠诗逾百首,尤觉其与陶渊明、王维一脉相承。然其独特处在于病弱之身反生强健之思:《卧病》中"苔痕上阶绿,云气入窗虚",病榻所见竟成天然图画;《秋斋独坐》"寒蝉鸣古木,落日满空山"更以寂寥淬炼出旷达。夜抄其《雅宜山人集》名句,墨在宣纸渗开如烟雨,方知古人所谓"诗中有画"非虚言——每读"扁舟泛湖曲,孤鹤在远岑",眼前便展开米氏云山图卷,耳畔似闻南屏晚钟。

王宠三十五岁便溘然长逝,然其诗如寒潭雁影,穿越五百年仍清晰可见。今日重读《白雀集》,见"野寺疏钟断,幽窗片月悬"之句,忽觉古人所谓"不朽",原不在寿命长短,而在能否将瞬间感悟铸成永恒诗行。掩卷望月,恍见雅宜山人青衫独立,与天地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