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日垂钓日记
清晨六时,薄雾尚未散尽,我携竹篓鱼竿踏露而行。西塞山轮廓在朝霭中若隐若现,恰如张志和笔下「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氤氲意境。岸边桃枝经夜雨洗礼,落瓣浮于溪面织成粉绸,每有鳜鱼跃出便漾开环环涟漪,当真应了「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千年咏叹。
鱼影寻踪
择青石稳坐后,取蚯蚓穿钩时忽闻扑棱声。抬眼望见三两只白鹭正掠过水面,长喙倏地刺入流波,衔起银鳞闪烁的鳜鱼。这些精灵竟比渔人更谙捕钓之道,羽翼振起的水珠在初阳下碎成金芒,恍若替春水缀上流动的璎珞。我忽觉手中钓竿微沉,提竿时但见一尾青背黄斑的鳜鱼扭动身躯,鱼尾拍打水面溅起凉沁沁的桃花瓣。
渔之悟
记得《渔歌子》中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而今我虽无蓑衣斗笠,却同样沉醉于天地间的生机律动。鳜鱼肥美的秘密不仅藏于桃花春水,更在于四时有序的自然法则——它们冬季深潜洞窟,待桃汛时溯流而上,衔食花瓣补充甘味,方成就春日最丰腴的滋味。这何尝不是造物主撰写的生存哲学?
日暮时清点竹篓,七尾鳜鱼鳞片映着霞光。放归六尾仅留其一,看它们摆尾游回桃溪时,忽然彻悟渔父词中「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的豁达。真正的收获从来不是鱼篓的沉坠,而是看见白鹭驮着夕阳归巢时,心中那片澄明春水。今夜将烹鳜鱼佐以新采荠菜,舌尖尝的是唐诗宋韵,喉间咽的是整条长江的春天。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译文
“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全诗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赏析: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解释: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渔乡山水图,“白鹭”与“鳜鱼”相映衬,为宁静的水乡增添了一丝生机,在秀丽的风光中,诗人寓寄了热爱自然的情怀。...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意思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意思如下: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桃花流水鳜鱼肥诗合集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 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 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鉴赏: 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 春江...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
桃花流水鳜鱼肥上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出自《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古诗作品《渔歌子》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的诗句合集
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自称“烟波钓徒”、渔樵为乐的 张志和,最后的岁月隐居湖州城西西塞山,在此写下了几十首《渔父》 《渔歌子》等著名诗词,而“桃花鳜鱼”也因这首《渔歌子》而传诵 千古。 鳜鱼素喜逆水抢水,每年二三月...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整首诗合集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是什么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是什么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是:西塞山前白鹭飞 诗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 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