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玫瑰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春日玫瑰日记

玫瑰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春日玫瑰日记

三月二十日 晴

清晨推开窗时,那株栽在陶盆里的玫瑰正擎着露珠向我颔首。白居易这句"玫瑰带刺攀应懒"忽然浮上心头,那青茎上密布的尖刺在阳光下竟泛着琥珀色的光晕,像极了古人腰间悬的玉璜。

刺与美的辩证

记得《群芳谱》里说玫瑰"雅香艳色,而性刚烈",此刻才真正懂得。伸手想抚触鹅绒般的花瓣,却被刺尖警告似的轻扎指尖。这让我想起李商隐写玫瑰"若教解语应倾国"的句子——带刺的美丽才最教人不敢亵玩,就像某些只可远观的心事。

园丁老张说:"玫瑰的刺是它的铠甲,每根刺底下都藏着来年的新芽。"突然明白"菡萏生泥玩亦难"的深意:最美好的事物总带着天然的防御,如同淤泥里长出的莲,越是珍贵越需要距离来供养。

花影里的时光

午后搬了藤椅坐在花架下,看阳光透过花瓣在宣纸上投下珊瑚色的影子。想起宋代杨万里咏玫瑰"一岁春风一度新",此刻光影在纸上游移的模样,恰似岁月在花瓣上行走的足迹。突然飞来两只蓝尾鸲,啄食着落在石阶上的花瓣,这倒应了黄庭坚"玫瑰花开大于盘,时禽偷眼枝上看"的景致。

暮色中的顿悟

黄昏给花瓣镶上金边时,发现最外层有三片花瓣将落未落。伸手接住的瞬间,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将玫瑰与韶光并提——这带着细绒的柔软重量,分明是时光具象化的模样。韩琦写"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但玫瑰的珍贵,或许正在于它用尖刺守护着这份易逝的美丽。

晚风起时,我把那几片落瓣夹进《花间集》,忽然期待起明日清晨,看新的花苞如何刺破晨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