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古诗的静美时光
十月十五日 晴
今日重读王摩诘的《山居秋暝》,心中忽有无限向往。诗中所描绘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致,不正是我此刻身处的环境吗?虽无摩诘之诗才,但效仿古人,于山居中体味秋日,记录下这片刻的思绪,想来也是一件雅事。
晨起·空山新雨后的沁凉
昨夜果真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清晨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泥土与草木清香的湿润空气便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山中雾气未完全散去,如同轻柔的白纱,缠绕在墨绿色的山腰。整个世界仿佛被彻底洗涤过一遍,树叶绿得发亮,石板路湿漉漉的,反射着天光。这“空山新雨后”的意境,无需想象,已然置身其中。远处的鸟鸣声格外清脆,一声声,敲破了山间的寂静,却又反衬得这山谷愈发幽深宁静。
午后·随意春芳歇的闲适
午后,阳光终于驱散了云雾,变得明亮而温柔。搬一把竹椅坐在院中老槐树下,看光影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图案。王维诗言“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深以为然。城市中此时或许正是喧嚣鼎沸之时,但在这里,春日的繁华早已悄然而逝,秋日的静美却更值得流连。没有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没有催促的电话信息,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手边是一杯自采的山野茶,味道微涩,而后回甘,恰如这山居的生活,初时觉得寂寞,久而久之,便品出了内在的丰盈与恬淡。捧读一本闲书,读倦了便抬头看看远山,不觉间竟小憩了片刻,醒来时身上盖满了金色的槐叶。
暮色·明月松间照的期待
黄昏来得很快,夕阳的余晖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与层林尽染的山峦交相辉映,瑰丽无比。山间的黄昏没有落日熔金的壮阔,却有一种缓缓的、温柔的沉静之美。不禁开始期待夜晚的来临。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卷,即将在夜幕下展开。这里的夜,没有光污染,星空格外清晰璀璨。秋风穿过松林,发出阵阵松涛,宛如天籁。我坐在石阶上,等待着那一轮皎月缓缓爬上东面的山巅,将银辉洒满整个院落,聆听不远处溪流潺潺的水声。这一切,构成了秋夜最完美的协奏曲。
一日将尽,内心却无比充盈。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山居中,通过一首古诗的指引,我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真正理解了何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山居秋古诗》所蕴含的,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刻画,更是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的人生境界。这份秋日的静美,已深深印入我的记忆之中。
古代诗词中的一轮明月作文
篇1 古代诗词中的一轮明月作文 一轮明月,悬挂千年,照亮了无数诗人词客的心灵。它不仅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更是古人寄托情感、抒发心志的载体。在古代诗词中,明月常常与诗人的孤独、思念、豁达、超脱等情感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白居易的《夏夜宿直》中,明月是诗人静夜沉思的见证者。"寂寞挑灯坐,沉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