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太湖秋色——读太湖秋夕有感

太湖秋色——读《太湖秋夕》有感

十月十五日 晴

今日重读唐代诗人张继的《太湖秋夕》,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忽然就撞进了心里。趁着秋阳正好,我决定去太湖边走走,亲身感受这流传千年的诗意。

潋滟水光入画来

午后三点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洒在太湖浩渺的水面上。微风拂过,泛起层层细碎的波纹,果然应了诗中"潋滟"二字的神韵。远处三山岛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画中的淡墨渲染。几艘渔船拖着银亮的尾波,在琉璃般的水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

渔舟唱晚的千年回响

行至鼋头渚,恰逢落日西沉。橙红的霞光染透半边天空,倒映在水中仿佛打翻了胭脂盒。忽然听见苍凉的渔歌传来,蓦地想起《太湖秋夕》后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未见的雨景,此刻却在这歌声里听出了相似的孤寂。那位唐代的诗人,是否也曾在这样的傍晚,听着橹声欸乃,写下流传千古的诗行?

明月湾畔的古今对话

夜幕降临后,我在明月湾的长椅上小憩。对岸灯火渐次亮起,现代都市的霓虹倒映水中,与天上星月交相辉映。耳机里循环播放着《太湖美》的评弹唱段,突然惊觉:从张继笔下的"水光潋滟"到今日的"太湖明珠",原来这面湖水始终在见证着时光的流转。波光里沉淀的不仅是鱼虾水草,更有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情画意。

归途拾得芦花一枝,夹在日记本里。想来明年再读《太湖秋夕》时,这抹秋色定会让诗句更加鲜活。毕竟有些美,需要亲身丈量过湖水的温度,才能真正读懂字句间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