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春季游园日记

古诗春季游园日记

三月廿八日 春和景明

晨起推窗,忽见庭前杏花如雪,方惊觉古诗春季已悄然至矣。想及白乐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之句,遂携《王右丞集》往城南园中寻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此句蓦然浮上心头。此时园中垂丝海棠正盛,胭脂色的花瓣沾着露水,恰似杜甫笔下“林花着雨胭脂湿”的景致。小径旁迎春花开成金色瀑布,倒应了韩愈“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趣。

春水初生之趣

行至莲塘畔,见群鹅曲项向天歌,恍若骆宾王七岁所作咏鹅诗境。水面新荷才露尖角,早有蜻蜓立于其上,此情此景,与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何其相似!倚栏观鱼时,忽忆起白居易“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的种花妙论,而眼前野花随意生长,反倒更得自然之趣。

诗家清景在新春

坐在石凳展读王维诗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二句与眼前景致浑然相合。忽有黄鹂鸣于翠柳,分明是杜工部“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立体再现。春风拂过竹林,飒飒之声伴著书页翻动,竟不知是风读诗还是我听竹。

古人云“诗家清景在新春”,信然。若非亲见春水初涨,怎知“春来江水绿如蓝”非虚言?未闻子规夜啼,安解“又闻子规啼夜月”之愁思?此古诗春季最妙处,在于千年诗心与当下春色猝然相逢,令平凡游园顿成诗意徜徉。

春思如絮

日影西斜时,见双双燕儿衔泥飞过,恰似刘兼诗中“衔泥燕儿舞画檐”之态。忽悟古人何以将春愁写得如许婉转——春色愈美,愈觉流光易逝。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叹,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之悲,大抵皆萌发于这般浓酽的春日光景。

归途拾得落花夹入诗集中,暗合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之句。暮色里回望园林,但见烟霭氤氲,绿意朦胧,真个是“绿杨烟外晓寒轻”,此等景致,岂非永叔词中境界?今日方知,古诗春季从未远去,它一直在二十四番花信风里,等待与知音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