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月到中秋分外明,清光何处不相逢——中秋日记

月到中秋分外明,清光何处不相逢——中秋日记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晴

清晨推开窗时,檐角还挂着未干的夜露,风里已裹着糖炒栗子的甜香。母亲在厨房揉着月饼面团,木槌敲打芝麻馅的声响,像极了童年记忆里的节拍器。

一、老街的月光

午后陪父亲去老城厢买桂花酿,青石板路上洒满金箔似的阳光。卖灯笼的阿婆认出我来,硬塞给一盏兔儿灯,"记得你小时候总缠着要嫦娥图案的",她眼角的皱纹里漾着月光。忽然想起那句"月到中秋分外明",原来这清辉早已渗进岁月的肌理。

二、餐桌上的银河

暮色四合时,阳台上支起圆桌。母亲端出蟹粉小笼,父亲温着黄酒,玻璃杯碰出清脆的星子。表妹举着手机要拍月亮,镜头里却盛满毛豆炒芋艿的热气。此刻方懂"清光何处不相逢"——银汉迢迢不过一筷子的距离,我们分食着同一轮月亮。

三、供月的仪式

祖母坚持要按古法祭月,在香案摆上水菱、嫩藕和雕成莲花状的西瓜。檀香升起时,她轻声念着"愿月娘娘保佑囡囡眼明心亮"。月光穿过百年银杏的枝叶,在供果上投下游动的鱼鳞纹,仿佛天上真有个慈悲的神明,正细细清点人间的愿望。

后记:
桂花影里翻旧照,
忽见儿时涂鸦稿。
歪歪扭扭字两行——
"月亮是我咬缺的饼,
我要把甜馅都留给姥姥"

夜渐深时,月亮停驻在空调外机上,像枚被孩子舔化的牛奶糖。忽然收到远方友人的消息:"你看,我们头顶是同一个月亮。"是啊,这清光流转千年,照过李白举起的酒杯,照过苏轼的水调歌头,今夜又轻轻笼住我的睫毛。所谓团圆,或许就是知道某处也有人正为你数着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