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七 微雨
晨起推窗,忽见墙角数枝梅影横斜,暗香浮动,方惊觉春已深矣。想起陆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句,不觉撑伞往园中探看。
梅韵
细雨中的梅瓣沾着晶莹水珠,朱砂梅如胭脂泪,绿萼梅似翡翠雕。老梅树干皴裂如铁,新枝却柔韧地托着层层叠叠的花盏。忽有雀儿掠过,惊落三两花瓣,竟在青石板上拼出半阙《梅花引》的意境。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兰语
转过假山石,忽有幽香沁入心脾。拨开蕨草,果然见几丛兰草藏于幽处。翠叶如剑,白瓣若玉,花蕊间还凝着晨露酿的蜜酒。想起屈子"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野生春兰倒比暖房里的更添三分野趣。
取宣纸拓印兰叶纹理时,发现蚁群正沿花茎搬运花粉。它们大约不知自己成了张宗子《夜航船》里"兰虫"故事的活注脚。细雨渐密,在兰叶上奏起《幽兰操》的古调。
午后记事
烹梅雪茶时,意外在旧书页间发现去年夹的干花。褪色的花瓣上墨迹犹存,原是抄录李易安"梅定妒,菊应羞"的词稿。今年新折的梅枝插在哥窑瓶里,与案头石斛兰相映成趣。
暮省
今日方悟古人何以将梅兰并称"双清"。梅之傲骨如铁,兰之幽怀若水;梅香破雪而发,兰韵避世而芳。归途拾得落梅七瓣,与三茎兰叶同压入《花镜》扉页。忽然希望这场微雨,能一直下到陶渊明的东篱菊花黄时。
(全文共628字,以日记体记录寻访梅兰的春日雅趣,融合古诗意象与生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