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生前庭日记
癸卯年冬月廿三 晴
清晨推窗,凛冽寒气中忽嗅得一丝清冽幽香,凛然侵肌,精神为之一振。蓦然想起陶渊明那句“幽兰生前庭,薰以桂椒”,心中顿悟,快步走向书房外那僻静一角。
果然,那盆素心建兰竟在万物肃杀的冬日里,悄无声息地抽出了花葶,绽开了两三朵。花瓣素白,略带浅绿,花蕊处一点绛紫,如同美人眉心的花钿。它静默于陶盆之中,周遭是枯黄的蕨类与沉寂的苔藓,唯它,以极安静的姿态,释放着极浓烈的芬芳。这芬芳不似桂香之甜腻,不似梅香之冷冽,而是一种极清、极净、极幽远的味道,仿佛能穿透肺腑,涤荡尘虑。
孤芳与共
我搬来一张小凳,索性坐在它旁边,伴着一卷书,一壶茶,竟度过了大半个上午。阳光缓慢地移动,将兰叶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我凝视着它,想起古人为何将君子比德于兰。它不开花时,与百草无异,甚至其叶丛生披离,带着几分野逸,毫不起眼。唯有当其绽放,那深谷幽兰的品格才彰显无疑——它不因无人而不芳,它的价值,在于自我生命的完满,而非向外的索取与证明。
这“幽兰生前庭”,与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心境,怕是异曲同工。非是要刻意避世,而是于尘世中辟出一方心灵的“前庭”,栽种属于自己的精神之兰。此兰,可以是挚爱之事,是安身立命之业,是心中恪守的道。以此兰之幽香,薰染日常的“桂椒”,让平凡琐碎的生活,也浸润一份高洁的意味。
香之所至
午后微风拂过,香气愈发飘散开来,竟引来了邻家稚子。他趴在院墙边,翕动着鼻翼好奇地问:“伯伯,是什么这么香呀?”我笑着指给他看。他眨着眼,似乎很难将那不起眼的白色小花与这充盈庭院的香气联系起来。我剪下一枝最小的花葶,递给他:“拿回去,用水养着,能香好些天。”孩子欢天喜地地跑了。
我忽然觉得,这或许也是兰的另一种意义。它的美与香,并非全然孤高自赏。遇知音,它可倾其所有;即便遇不解者,它亦不吝啬散发清芬,或许就在某个瞬间,能触动一个懵懂的心灵。君子之道,或许亦是如此,有所坚守,亦有所分享。
日影西斜,寒意复起。我将兰盆移入室内暖处。案头水仙亦在盛开,但其香浓烈直白,与兰之幽远深邃迥然不同。兰香仿佛有魂,萦绕不去,提醒着我: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总要为自己留一方“前庭”,勤加拂拭,莫使心兰蒙尘。今夜,注定有一缕幽香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