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的古诗《登高望远》中的壮怀与我的春日随想
一、古诗中的山河气象
清晨重读伟的《登高望远》,"万里山河收眼底,九秋风露入诗怀"的磅礴气势依然令我心神激荡。诗人站在巍峨山巅,将天地浩气凝于笔端的场景,恰如我此刻在城郊小山上看到的景象——远山如黛,新绿初绽,三月的风裹挟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
1.1 古今视角的交叠
八百年前诗人用墨色勾勒的层峦叠嶂,此刻正以水墨画般的姿态在我眼前舒展。那些关于"会当凌绝顶"的咏叹,突然从纸页间跃入现实。我在笔记本上临摹着山脊线,突然理解诗中"敢将日月换新天"不仅是浪漫想象,更是对生命张力的礼赞。
二、现代人的登高日记
2023年3月18日,我带着无人机登上老君山。当金属翅膀掠过山涧时,监视器里出现的画面与诗中"星斗垂天野茫茫"产生奇妙共振。科技让我们获得了古人难以企及的视角,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却亘古未变。
登山小记:
- 06:30 山脚薄雾如纱
- 08:15 发现岩缝中绽放的紫色报春
- 10:40 山顶遇老者吟诵《登高望远》
三、诗心与日常的对话
下山的路上,手机不断弹出工作消息。但在某个转弯处,突然看见石壁上刻着"壮怀激烈"四个斑驳大字,瞬间将我从琐碎中抽离。这或许就是古诗的力量——它像隐形的缆绳,总能在我们坠入尘世漩涡时,将灵魂拉回精神的高处。
归家后翻开泛黄的诗集,发现扉页夹着去年秋天的枫叶。此刻窗外玉兰正开得肆意,时间在诗行间完成轮回。我郑重写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而伟大的诗篇,永远是我们共有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