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垂纶日记:蓬头学钓的静谧时光
七月十五日 晴风拂池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竹叶尖上,我便扛着祖父手制的青竹钓竿,踩着沾湿的布鞋奔向村口溪畔。母亲笑我蓬头稚子不懂垂纶雅趣,殊不知我早已在梦中将这首诗临摹了千百回——胡令能笔下那个侧坐莓苔草映身的小儿,分明就是我的化身。
苔痕深处的秘密基地
溪畔的莓苔比昨日更厚了些,像铺了层翠绒毯子。我学着诗中模样侧身而坐,任凭青草没过肩头。黄蝶掠过水面时,浮萍悄悄分开又合拢,仿佛在守护着什么秘密。祖父说过,钓鱼要像梅花鹿饮水般轻巧,连影子都不能惊动水中的精灵。
银钩沉入水光的刹那,整个世界忽然变得不同。蝉鸣褪成遥远的背景音,游鱼触饵的颤动顺着竹竿爬进掌心,连风绕过耳廓的轨迹都清晰可辨。忽然有脚步声自林间传来,我急忙遥招手示意莫要惊散鱼群,那采药的邻人竟真会意颔首,踩着露水悄然绕道而行。
垂纶教我的事
日头渐高时,竹篓里仍空荡荡的,可心中却盛满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怕得鱼惊不应人不仅是技巧,更是种温柔的默契。水纹里晃动的云影教会我等待,蜻蜓点出的涟漪告诉我专注,而那条最终跃出水面的红鳞鱼,则让我明白有些惊喜永远值得期待。
归途捧着空篓却不觉得怅然,因为真正的馈赠早已藏在草映身的斑驳光晕里——那是时光赠与稚子的礼物,关于寂静如何歌唱,关于等待如何开花,关于一个蓬头小儿如何在与世界静默对话时,听见了自己成长的声音。
(日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