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寒雪中的青松——记冬日山行所见

十二月廿三日记

晨起推窗,见远山覆雪如银,忽忆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句,遂裹厚裘踏雪入山。山径积雪没踝,每行三步便需拄杖喘息,而道旁青松却以虬枝承雪,针叶犹翠,恍若千百绿甲武士执戟而立。

松韵

行至半山亭,见断崖处有孤松斜出。其主干皴裂如龙鳞,树冠却层叠若青云。积雪压弯枝桠至直角,松针仍簇簇向上。以手轻触,冰凌簌簌坠落,那枝条便弹簧般弹回原处,抖落一身银甲,更显苍劲。此景令我想起父亲书斋悬着的《松石图》,画家题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此刻方悟其意。

松声

倚松小憩时,忽闻飒飒清响。原是山风穿林,松针摩擦如碎玉相击,积雪落地似珍珠坠盘。这声音与城中空调外机的嗡鸣截然不同,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想起苏轼《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意境,此刻却是"雪重松愈翠,风急韵更清"。

归途所思

下山时暮色已合,路灯将雪地照成橘色。回首望山林,那些青松已成剪影,却依然能辨出它们托举雪冠的轮廓。这让我想起去年公司裁员时的主管,五十多岁的人,在会议室里腰杆笔直地说"技术部我最后一个走"。当时不解其意,今日见雪松方懂——真正的坚韧,是知道要负重前行却依然选择挺直脊梁

归家后,将枯枝插入陶瓶置于案头。窗外雪光映着电脑屏幕,文档里未完成的方案似乎也没那么令人焦灼了。青松教给我的,或许正是这种在严寒中保持内里生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