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东坡夜饮赤壁怀古,一盏清辉照我心

东坡夜饮赤壁怀古,一盏清辉照我心

——秋夜独坐读东坡诗有感

今夜无眠,翻出泛黄的《东坡全集》,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窗外的月光忽然变得格外清亮。这让我想起九百多年前,那个在赤壁江心对月举杯的身影。

一、文字里的赤壁涛声

东坡先生的《赤壁赋》总让我魂牵梦萦。此刻书页间仿佛涌动着江水,耳畔隐约听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澎湃。先生笔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意境,与我窗外梧桐掩映的月色竟有七分神似。墨香混着夜露的气息,恍惚间自己也成了那个"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的谪仙人。

二、古今交汇的月光酒盏

先生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时,定未料到千年后会有个痴人对着同样的月光发呆。我的玻璃杯映着路灯,倒像极了先生当年的铜樽。忽然明白他为何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此刻我与古人共享的月光,才是真正的永恒。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诗在心头盘旋。现代人总在追逐所谓意义,却忘了像东坡那样,在无常中守住一份澄明。我的电子钟显示凌晨两点,但月光停驻的书页上,时间早已凝固成琥珀。

三、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合上书卷时,发现自己在空白处写满了批注。有对"寄蜉蝣于天地"的感慨,有对"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疑惑。最有趣的是某页边角画着歪斜的小舟,旁边标注:"此乃吾与东坡公夜游赤壁之交通工具"。哑然失笑间,忽觉先生文字的神奇——竟能让不同时空的灵魂产生如此生动的共鸣。

夜更深了,月光渐渐西斜。但我知道,只要这些文字还在,那个"扣舷而歌之"的东坡就永远活在每个有心的读者心里。正如他在《赤壁赋》结尾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此刻我的小书房,何尝不是另一处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