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夜读有感日记

西江月夜读有感——重读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十月十五日 星月交辉夜

今夜窗外月光如水,偶然翻到《稼轩长短句》,目光停留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一阙。记得中学时初读此词,只觉文字优美,却难以体会其中深意。而今在都市高楼中重读,竟品出别样滋味。

一、词中之景与当下之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稼轩笔下的夜景何等生动!我走到阳台,试图寻找他描绘的意境。可惜城市灯光太亮,只能看见寥寥几颗星子,鹊鸟早已栖息,蝉鸣也早已消失在秋风中。唯有明月依旧,穿过千年时光,照耀着不同时空下的行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让我想起童年在外婆家的夏夜,稻田在月光下泛着银光,蛙鸣如潮水般起伏。如今那片稻田已变成商业区,蛙声被汽车引擎声取代。辛弃疾词中的田园之乐,竟成了现代人难以企及的奢望。

二、人生行路之感悟

最打动我的是下阙:“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人在夜行中突遇微雨,却不慌不忙寻找避雨之处。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让我反思自己总是为未来焦虑的状态。人生路上难免风雨,重要的是保持从容心境。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二句更是神来之笔。人生常常如此:以为山穷水尽时,转个弯便柳暗花明。想起去年工作遇挫时,偶然机会却让我找到更适合的发展方向。正如辛弃疾在夜行中发现熟悉的茅店,我们也在人生路上不断遇见新的可能。

三、古今对话的思考

读古诗词最大的乐趣,便是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辛弃疾写这首词时正退居上饶,看似闲适却心怀家国。而我在都市书房中读他的词,虽处境不同,却同样面对人生抉择与内心挣扎。

今夜重读《西江月》,仿佛看到辛弃疾在黄沙道上悠然前行。他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保持对自然的敏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能力。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永恒的魅力——它记录的不只是古代文人的情感,更是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

合上书页,已是深夜。窗外月光依旧明亮,虽无鹊惊蝉鸣,但城市夜景也别有韵味。感谢辛弃疾用他的《西江月》,让我在这个平凡的秋夜,获得了不平凡的感悟。人生路上,我们都应是那个悠然夜行的旅人,既能欣赏明月清风,也能笑对偶然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