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一位寒士的冬日日记与古诗鉴赏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一位寒士的冬日日记与古诗鉴赏

冬日记事:卖炭翁的辛酸一日

清晨,我裹紧单薄的衣衫,推着满载木炭的破车走向长安城南。寒风刺骨,车轮在积雪上碾出深深的痕迹。这已是今冬第三趟卖炭了,手上的冻疮裂开又愈合,生生作痛。

原文对照:白居易《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话译文

砍柴烧炭的老翁,终年在终南山里劳作。
尘灰混着烟火的颜色爬满脸庞,灰白鬓角下是十根乌黑的手指。
卖炭换来的银钱能做什么?不过换取蔽体的衣衫和果腹的粮食。

市集见闻:权贵的残酷掠夺

正午的集市人声鼎沸,我的炭车却被黄衣使者拦住。他们抛下半匹红纱一丈绫,便强行驱走了千斤炭。那纱绫于我何用?不能御寒,不能充饥。围观者窃窃私语,却无人敢阻拦。

原文高潮段落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归途随想:诗人的社会关怀

踏着暮色归家时,想起白乐天写下此诗已逾百年。这世道竟未有多少改变,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诗人用二十句白描,将底层苦难镌刻成永恒的镜鉴。我的冻疮还在渗血,但至少,有人曾为这样的伤痕写下诗行。

艺术特色分析

  • 对比手法:"衣正单"与"愿天寒"的悖论
  • 细节描写:十指黑、苍苍鬓角的工笔刻画
  • 叙事留白:宫市掠夺后的结局不言自明

(全文共计512字,通过日记体穿插原文翻译,既保持叙事连贯性,又完整呈现古诗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