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夜:一盏花灯寄相思
元宵灯火的记忆
正月十五日夜,城市被绵延的灯火点亮。我站在人潮涌动的街角,看孩童提着兔儿灯追逐嬉戏,恍惚间想起儿时外婆用竹篾扎的莲花灯——昏黄的烛光透过红纸,在雪地上投下温暖的影子。
旧时月色今重现
记得那年正月十五日夜,外婆用皲裂的手指蘸着米浆糊灯笼纸。她总说:"灯要扎得圆,福气才兜得住。"我踮脚把灯笼挂在老槐树上,月光混着烛光流淌在青石板上,像打翻了一碗蜂蜜。
长街灯语
如今的灯市铺满电子荧屏,机械金龙在LED的海洋里游弋。转角处却见一位白发老人摆着传统摊子,煤油灯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晃。他笑着递来一盏素绢宫灯:"正月十五日夜,该有盏会呼吸的灯。"
灯火里的中国
从《东京梦华录》里"灯山上彩,金碧相射"的记载,到如今无人机编队点亮夜空。正月十五日夜的灯火始终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执念。当我将写满心愿的河灯放入护城河,无数光点顺流而下,恍若银河坠入人间。
归途拾得两句残诗:"千门灯火夜似昼,何处笙歌月满楼。"这正月十五日夜啊,终究是揉碎了月光,拌着桂花馅,包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记忆汤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