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幽姿不入少年场:一株梅花的独白日记

三月十二日 微雪

晨起推窗,见庭前老梅又绽新蕊。世人总道"幽姿不入少年场",今日方知此中真意——我这般疏影横斜的姿态,原就不该出现在那些喧闹的游春宴里。

一、冷香

枝头积雪压得青瓦叮咚作响,花瓣却倔强地穿透冰层。记得去岁此时,邻家少年们结伴踏青,笑闹声漫过墙头。他们衣袂沾染的是桃李芬芳,不曾为这抹寒香驻足片刻。也好,省得被攀折了去,插在那些浮华的酒樽旁。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突然想起东坡先生这句。我的花瓣虽无牡丹之艳,倒能在雪里熬过三旬,比那些朝开暮落的春花强些。

二、月痕

夜半风停,月光突然泼了满院。枝桠在粉墙上勾勒的墨影,竟比白昼更见风骨。忽然明白古人为何说"疏影横斜水清浅",这清冷的光景,确实与少年们追逐的满堂红烛不相宜。

石阶下积了层薄霜,恰似铺了张宣纸。我抖落几瓣花,便成了天然的水墨小品。可惜这般意趣,那些忙着斗草斗花的少年未必懂得。

三月十五日 晴

晨起发现墙角冒出新笋,几个总角孩童在巷口放纸鸢。他们笑嚷着要把风筝系到最高的柳梢头,却没人注意我枝头将谢的最后一朵梅花。

忽忆少时读《幽梦影》,有"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之句。如今我这"幽姿不入少年场"的境遇,倒像是提早尝了中年的况味。不过转念一想,能在喧哗之外自成天地,未必不是造化另一种成全。

拾起落瓣收进陶罐,明年此时,或可煎茶待雪。毕竟人间春色万千,总要容得下这一味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