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晴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那本摊开的《陆游诗集》正停留在"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句。今天是国庆节,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这句诗突然在我心中变得格外鲜活。
博物馆里的震撼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斑驳的五星红旗,讲解员说这是1949年开国大典时的复制品。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黄继光烈士的家书,字迹已经模糊,但"保家卫国"四个字依然清晰可辨。我的手指不自觉地抚过展柜,仿佛能触摸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历史的回响
在多媒体展厅,全景影像重现了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当看到红军战士用身体搭成人桥让战友通过时,同行的李芳突然小声啜泣起来。我望着投影里那些年轻的面孔,突然明白了什么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普通战士,或许连名字都没能留下,却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
当代的思考
下午的座谈会上,老红军王爷爷说:"爱国不是口号,就像陆游诗中写的,再平凡的岗位都能发光发热。"我突然想到父亲——他只是名普通电工,但疫情期间连续30天值守在变电站。这不正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现代写照吗?
回家的公交车上,夕阳给城市镀上金边。手机弹出新闻:科研团队又一项技术突破。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每个平凡的身影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建设着这个国家。我终于懂得,爱国不是遥不可及的情怀,而是融入日常的担当。正如我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虽为莘莘学子,亦当常怀赤子之心。"
(全文字数:65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