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日记:重走少时路
2023年10月15日 晴
一、归途
今日重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如针刺心。清晨踏上归乡列车时,窗外掠过的稻田与三十年前别无二致,只是手持智能设备的旅客们,再无人对着玻璃窗默诵古诗。
1.1 记忆中的石板路
老站台的青苔比记忆中更厚,拖着行李箱走过石板路,突然想起六岁时在此摔跤,祖父用《回乡偶书》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逗我破涕为笑。如今商铺招牌的LED灯映在潮湿的石板上,倒比当年煤油灯照出的影子更显寂寥。
二、故园新貌
导航显示距老宅1.2公里,却花了半小时才确认方位。新建的社区中心恰好盖在儿时捉蟋蟀的荒地上,铝合金门窗反射的阳光,恍惚间竟像是当年蟋蟀翅膀的油亮。
2.1 方言的密码
在便利店买水时,店员用普通话问"需要加热吗",当我下意识用方言道谢,她突然瞪大眼睛:"您是老街坊?"这声带着糯米糕甜味的乡音,比身份证更能证明归人身份。
三、镜中白发
傍晚在祖屋镜前整理衣领,发现右鬓有根白发倔强翘起。突然理解贺知章为何要写"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面照过三代人的水银镜,此刻竟成了最残酷的时光证人。
后记:
重走放学路,槐花落如旧
手机拍不尽,当年月如钩
儿童追逐过,笑问客来由
我指云深处,曾是读书楼
夜宿老宅,听见隔壁孩童背诵新版语文教材,《回乡偶书》配了AR动画。电子音朗读"笑问客从何处来"时,瓦檐下的麻雀惊飞而起,与三十年前我被背书声吓跑的斑鸠,飞成了同一种弧线。
)二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回乡偶书》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 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
回乡偶书其三古诗全文
回乡偶书其三古诗全文 回乡偶书其三古诗全文 回乡偶书其三古诗全文 青山绿水,家乡的田野荡漾着欢乐的歌声,我回来了!小桥流水,青石板路,绿树成荫,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美好。一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走过这片美丽的土地,那些青山绿水,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我在...
回乡偶书古诗
回乡偶书古诗1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
小学古诗《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唐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注释:②老大:年纪大了。③乡音:家乡的口音。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⑤衰(cuī):减少,疏落。⑥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lù),方圆三百余里。《回乡偶书》意思:我在年少时外出...
《回乡偶书》的古诗
《回乡偶书》古诗文有两篇,又叫《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其一》的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回乡偶书》古诗原文
《回乡偶书》古诗原文 1.《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早发白帝城》 ...
回乡偶书古诗全文意思
回乡偶书古诗全文意思 《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回乡偶书》原文:作者: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回乡偶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考点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代 贺知章 诗人 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 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 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 《回乡偶书》两首脍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