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日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今日傍晚时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刚刚停歇。我独坐在小屋的门槛上,望着被雨水洗涤过的群山,不由得想起王维那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诗句与我眼前的景象如此契合,仿佛诗人千年前便为我此刻的心情作了注脚。山中的空气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吸入肺腑,清凉透澈,将连日的烦闷一扫而空。雨后的山谷格外宁静,唯有屋檐残存的水滴,偶尔落在石阶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反而更衬出这无限的寂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夜色渐浓,一轮明月悄然攀上东山的松林梢头。皎洁的月光被松针切割成细碎的光斑,洒在湿润的地面上,随风轻轻晃动。我提着一盏小灯,信步走向屋后的溪涧。果然,白日里温婉的溪流,因着雨水的汇集,此刻正欢腾地奔流着,撞击在卵石上,溅起雪白的浪花,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这“清泉石上流”的灵动,是任何画师都难以描摹的生机。我蹲下身,将手浸入溪水,一股沁凉的寒意瞬间由指尖传遍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正凝神间,一阵阵清脆的欢笑声顺着水流的方向传来。循声望去,原来是山下村庄的姑娘们浣洗衣物归来,正结伴穿过溪边的竹林。她们的身影在竹枝间若隐若现,谈笑风生,打破了山的沉寂,却并不令人觉得吵闹,反而为这静谧的秋夜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间烟火气。远处的水塘,荷叶田田,忽然一阵晃动,一叶轻舟从中荡出,舟上的老渔夫正收起最后一网。这幅景象,虽非诗人笔下具体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但其神韵何其相似!生活的场景跨越千年,依然在自然地流淌。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途上,秋风拂过面颊,带着一丝凉意。路旁的野花大多已凋谢,春夏的芳华确已歇息。然而,我心中并无半分悲秋的惆怅。在这秋日的山居中,我找到了比繁花似锦更为珍贵的东西——内心的安宁与富足。诗人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并非王孙贵族,但此刻,我的灵魂却愿意永远停留在这片空山之中,与明月为伴,与清泉为友,聆听自然最深处的声音。这或许就是古诗取名的魅力,它不只赋予一个名字,更是将一种意境、一份情怀,永久地镌刻在了生命里。
关于描写秋天的题记合集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1、《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与教学设计
(一)《山居秋暝》:在“空”与“动”里,读王维的“心有归处”王维的诗历来以“诗中有画”著称,但《山居秋暝》的妙处,更在“画外有魂”。第一层:析“空”——不是“空无”,是“澄澈”。首句“空山新雨后”的“空”,不是山中空寂无人,而是雨洗后山的“清透”:尘埃落定,连风都带着松间的...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册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百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6.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4分)7.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
3. 沉浸式体验活动:设计“陶渊明日记续写”任务,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视角补写“归隐后的第三个月”的日记,涵盖农事活动、读书感悟、与乡邻交往等细节,通过具身学习深化对“自然”“真我”等核心概念的理解;4. 跨文本对话:引入苏轼《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之境,组织“魏晋...
我的笔记本作文【必看精编】
想想里面还粘贴了我和爸爸妈妈在游乐场时开心的照片、有我熬夜编的游戏、还有我的日记、作业!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好几天我都是失魂落魄没有好心情,没想到在一次洗衣服的时候我找到了它!我是那么的激动,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无法形容,就像我最要好的朋友死而复生一样……还好我在洗衣服的时候翻了兜,我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