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清平乐·春日闲思日记

古诗清平乐·春日闲思日记

四月十五日 晴光潋滟

晨起推窗,忽见庭前海棠尽放,粉白相间如云霞铺展,恍若李煜《清平乐》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之境。虽非梅雨时节,但这春日的纷繁落英,同样教人顿生时光流转之叹。取毛笔试记此景,墨痕在宣纸上晕开时,竟觉与千年前的词人心绪悄然相接。

一、词中春色与眼前光景

重读《清平乐·别来春半》,"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一句蓦然叩击心神。今人虽不再倚赖鸿雁传书,但春日里那种牵念远方亲友的情愫,古今何异?午後至公园漫步,见稚子追逐纸鸢,白发夫妇携手赏花,皆成鲜活注解。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愁绪,在今日化作微信群里未能团聚的轻叹,然春草年年绿,人情始终温。

二、清平乐中的时空对话

坐在紫藤花架下翻阅词选,忽悟《清平乐》词牌本身便是奇妙媒介。晏殊用其写"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的缱绻,黄庭坚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发问,而此刻春风拂过书页,仿佛古今文心在这一刻共振。手机响起友人所寄明前茶到货的通知,忽觉宋人雅集分茶、今日快递共享,皆是清平世间的生活注脚。

三、暮色里的现代清平乐

黄昏时云霞渐染,阳台多肉植物萌发新芽。想起苏轼"清平乐·秋词"中"明月明年何处看"之句,而今人通过视频通话便可共赏一轮月,科技未尝不是另一种"清平"。然词中那份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始终未变——晚炊烟起时,邻居孩童背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朗朗声,与远处地铁驶过的轻响,交织成这个时代特有的清平乐章。

临睡前整理今日所思,觉《清平乐》早已超越词牌本身,成为中国人对平和生活的永恒追求。纵使千年已过,我们仍在春日的落花与新月间,寻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清平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