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 古诗的温暖印记
一个关于回忆与感恩的日记
日期:2023年10月15日 天气:晴
今夜月色如水,我独坐窗前,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书页间滑落一张旧照——是母亲年轻时的模样,眉目温柔,笑意浅浅。瞬间,一股暖流裹挟着无数记忆涌上心头,那些与母亲共读古诗的时光,仿佛就在昨日。
一、童稚时的古诗启蒙
记得幼时,母亲总在睡前为我轻声诵读古诗。她最爱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时的我,虽不懂诗中深意,却能在母亲柔和的声调里安然入梦。她的声音像一首悠远的摇篮曲,将唐诗宋词的韵律编织进我最初的梦境。母亲常说,古诗是民族的根,而母爱是滋养这根的清泉。她不仅教我背诵,还耐心解释字句背后的故事——她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寸草”就像孩子,永远难以回报太阳般伟大的母爱。这些诗句,连同她的解读,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版上。
二、成长中的诗意陪伴
随着年岁渐长,古诗成为我们母女间独特的交流方式。当我因学业压力而焦躁时,母亲会写下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赠我,提醒我保持豁达;当我初次离家寄宿,她在信里抄录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告诉我珍惜当下。最难忘的是高中那年,我因比赛失利而沮丧,母亲没有多言,只是在我书桌上放了一首她亲手誊写的《劝学》:“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旁边还附了一行小字:“孩子,人生如诗,有平仄也有韵脚。”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她的爱就像这些历经千年的诗句,含蓄却深刻,温柔而坚定。
三、古诗中的母爱回响
如今重读这些古诗,我才真正领会其中蕴含的母爱光辉。白居易《燕诗示刘叟》中“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的无私,黄景仁《别老母》中“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的牵挂,无不是母爱的真实写照。而我的母亲,正如这些诗人笔下的慈母,将她的青春化作了我的成长。她或许不曾写过一首诗,但她用半生心血,为我谱写了一首最动人的长诗——这首诗以关怀为韵脚,以牺牲为平仄,以永恒的爱为主题。
四、感恩与传承
合上诗集,我给母亲拨去电话。听到她声音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诗经》中的句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我们聊起往事,她笑着说:“那些古诗你还记得啊?”我哽咽难言——怎能忘记呢?这些诗句早已不仅是文学,而是母爱的载体,是跨越时空的温暖传承。挂电话前,我轻声为她念了王安石的诗:“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无论我走到哪里,母亲的爱就像这千古明月,永远照耀着我的归途。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母亲——你们的爱,本就是世间最不朽的诗篇。
《时光里的温暖印记》
《时光里的温暖印记》《时光里的温暖印记》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位行者。我们背着行囊,怀揣着梦想与希望,穿越四季更迭,历经风雨彩虹,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成长。回首往昔,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如同繁星般点缀着我们的生命画卷,成为心中最珍贵的财富。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那是一座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小院,院里有一...
中考记忆中的温暖印记_留在心底的芬芳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温暖的印记,它们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中考,作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所留下的记忆,更是在心底留下了深深的芬芳。一、考试前的紧张与期待 中考前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每个夜晚,灯光下的我埋头苦读,笔尖在纸上飞舞,汗水滴落在书本上,那是我...
《时光里的温暖印记》作文
《时光里的温暖印记》之一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温暖的印记,如同星星点点的萤火,在生命的暗夜中闪烁。这些印记或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只是一些琐碎的瞬间,但它们却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你的心房。我记得小时候,住在老家的院子里。那院子不大,却装满了我的欢乐。院子里有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