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那本古诗词书籍伴我入眠的夜
深夜与诗词的邂逅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在床头柜那本翻旧的《唐诗三百首》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本古诗词书籍是去年生日时老师所赠,蓝布封面已有些泛白,书脊处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过三次。每晚临睡前,我总要摩挲着扉页上"读诗明心"的题字,像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
文字里的千年月光
昨夜读到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句子突然让空调房的闷热消散殆尽。指尖抚过竖排繁体字时,仿佛触到辋川别墅的松针。这本古诗词书籍的注释页边总挤满我的铅笔批注,某处还夹着去年深秋拾来的银杏叶,此刻正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
跨越时空的对话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写"每至夜分,烛烬月沉",竟与此刻台灯下读《漱玉词》的场景重叠。这本收录宋代女词人作品集的古诗词书籍,内页有前主人用紫色钢笔勾画的痕迹。当读到"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时,窗外恰好传来夜班公交的报站声,古今两种孤独在纸页间产生奇妙的共鸣。
诗词浸润的梦境
前夜梦见自己变成杜甫《饮中八仙歌》里的焦遂,醒来发现古诗词书籍摊开在"高谈雄辩惊四筵"那页。书角压着的手机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锁屏壁纸仍是上次在西湖拍的"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些碎片在半梦半醒间交织,竟分不清是诗入了梦,还是梦化成了诗。
纸张间的温度
比起电子书冰冷的翻页动画,这本古诗词书籍的毛边纸会随着湿度变化微微卷曲。雨水敲窗的夜晚,墨香混着油墨味格外清晰,某页还留着不知何时滴落的茶渍,晕染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字。这些细微的痕迹,让千年前的文字有了生命的温度。
合上书时,封底出版信息显示这本《唐宋词选释》已印刷二十七次。台灯将书影投在墙上,那些长短句的轮廓,恰似今夜未完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