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里的新年记忆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晨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唤醒时,王安石《元日》的诗句突然浮现在脑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窗外飘着细雪,但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却将寒意驱散殆尽。记得小时候,父亲总会在这天用毛笔蘸金粉,在裁好的红纸上写下"福"字,而我负责把熬好的浆糊刷在门框上。
屠苏酒与团圆饭
母亲从樟木箱里取出那套青瓷酒具,这是专门用来装屠苏酒的。虽然现在超市能买到成品,但她仍坚持按古法将大黄、白术等药材浸泡三日。当琥珀色的酒液注入杯中时,整个客厅都弥漫着清冽的药香。姑父抿着酒说起他儿时守岁的趣事:孩子们要轮流在祠堂守夜,谁打瞌睡就会被炭笔在脸上画乌龟。
新桃换旧符的仪式
午后跟着爷爷贴春联,老人执意要用自制的米浆胶。"现在买的双面胶哪粘得住福气?"他颤巍巍踩着凳子,让我当他的"眼睛"来调整位置。褪色的旧春联被小心揭下时,露出门板上二十多年积累的胶痕,像树木的年轮般记录着时光。邻居家飘来蒸年糕的甜香,巷口传来"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这些声音与《元日》里"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意境奇妙重合。
电子时代的年味
表妹在家庭群里发起视频通话,海外留学的堂弟那边正是深夜。我们隔着屏幕干杯时,手机突然弹出电子烟花特效。现代科技让"总把新桃换旧符"有了新注解——今年我给长辈们准备了会发光变色的电子春联,但爷爷坚持在他的书房门框上,仍要贴手写的洒金宣纸对联。
暮色中看邻居小孩用智能手表扫描福字集五福,忽然明白《元日》传承千年的不是具体形式,而是那份"春风送暖"的期盼。就像母亲珍藏的屠苏酒方子,在创新与坚守间,我们始终保存着属于中国人的新年记忆。
元日古诗10首
元日古诗 元日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
关于元日的古诗100首
关于元日的古诗100首 1《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3《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南宋·姜夔:...
元日所有古诗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日》(宋)高翥 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尚期我老如亲老,却看儿童作节忙。3.《元日》(宋)张弋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
古诗元日
古诗《元日》原文附赏析 古诗《元⽇》原⽂附赏析 诗⽂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 译⽂ 爆⽵声中旧的⼀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注释 元⽇:农历正...
古诗《元日》原文附赏析
元日古诗解释元日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1.元日:...
元日古诗解释
古诗元日 开启诗 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生:敬爱的李老师,早上好。合:可爱的清晨,你好。师:多么美好的清晨!生:多么宝贵的阳光!合:让我们用书声朗朗,迎接每一个晨曦,迎接崭新的希望。春来啦 春来啦,春来啦,到处盛开迎春花。小河解冻快流淌,青草露头树发芽。青蛙冬眠睁开眼,燕子飞回我的家。元日...
古诗元日
王安石古诗《元日》王安⽯古诗《元⽇》《元⽇》年代: 宋作者: 王安⽯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作品赏:[注释](1)元⽇:阴历正⽉初⼀。(2)屠苏:美酒名。(3)[⾳“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