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高望远,美景古诗入梦来

登高望远,美景古诗入梦来

清晨六时,闹钟未响我便自然醒来。推窗望去,远山如黛,晨雾似纱,忽然想起今日与友人相约登高。这般景致,恰似杜甫《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意境,让我迫不及待想要融入这天地画卷之中。

山径寻诗迹

沿着青石台阶缓步而上,露水沾湿鞋尖。山间枫叶初染,层层叠叠如火焰般灼灼其华。友人吟诵起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相视而笑。此刻阳光穿透林隙,在苔藓上洒下碎金,恍若王维笔下“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画面。掏出笔记本记录时,墨水滴落纸页,竟与落叶融为一体。

绝顶见乾坤

登至峰顶已是晌午。云海在脚下翻涌,远处江河如银练蜿蜒。忽然领悟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豪情。取出随身带的《唐诗三百首》,翻到王之涣《登鹳雀楼》篇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句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拿出准备的桂花糕与菊花茶,在山风中举办小型诗会,诵读声惊起几只飞鸟,倏忽间化作天边的墨点。

坐在观景台石栏上,想起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自然山水千年未变,而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意却让景色拥有永恒的生命。用手机拍下云海时,意外捕捉到一道彩虹,恰似为此刻的感悟添上注脚。

归途载诗情

下山时夕阳西斜,整座山峦浸染在暖橘色之中。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让人想起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画卷。途中偶遇采药老者,闲聊间他竟能背诵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全诗,山民与古诗的奇妙交融令人动容。回到城中已是华灯初上,现代都市的霓虹与山间明月形成奇妙对照。

今夜整理游记时,窗外的月亮恰似李白举头望见的那一轮。或许美景与古诗从来都是双生并蒂莲——山水孕育诗魂,诗心点亮山水。合上日记本时,墨香混着山间草木的气息隐隐传来,仿佛又将我带回那片被古诗浸染的青山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