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赏荷日记——《荷花》古诗的湖畔随想
七月十五日 晴
清晨六时,暑气未兴,我信步至城南公园的荷塘边。这方池塘我自幼便熟悉,但每次驻足,仍会被那田田荷叶与亭亭荷花攫住心神。忽然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作《荷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景象,此刻正活生生地铺展在我眼前。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整个湖面。我择了湖畔一方青石坐下,静静观赏。眼前的荷叶,大的如盘,小的如钱,层层叠叠,几乎覆盖了整个池塘。它们高低错落,有的紧贴水面,仿佛碧色的浮萍;有的挺出水面一支多高,宛如舞女的裙裾。晨露尚未晞干,在叶心凝成颗颗晶莹的水珠,随着微风的吹拂,在碧玉盘似的叶面上滚来滚去,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荷花的风姿
视线越过荷叶,便是那千姿百态的荷花了。它们从密匝匝的绿叶间探出头来,有的含苞待放,像一支支倒竖的朱笔,饱蘸着嫣红的颜料,似乎要在蔚蓝的天幕上题写夏日的诗行;有的则花瓣全展,露出中央嫩黄的小莲蓬,周围簇拥着金黄色的花蕊。花瓣的颜色并非一律的鲜红,而是由花瓣尖端的浓粉红,渐次向基部淡去,变成娇嫩的浅粉,最后在接近花托处几乎化为洁白。阳光穿过花瓣,将其照得通透,仿佛它们自身能发光一般,真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几只蜜蜂早已开始忙碌,在花心处钻进钻出,腿上都沾满了金黄的花粉。
一阵清风掠过湖面,带来一股淡淡的、清甜的香气,不像桂花那般浓烈,也不似梅花那般幽冷,而是一种独特的、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要做几次深呼吸,试图将这香气更多地攫入肺腑。风也吹动了荷叶与荷花,它们翩跹起舞,绿叶翻飞,红裳摇曳,整个池塘霎时间活了起来,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吟唱着夏日的乐章。
诗与景的交融
我默诵着《荷花》古诗,愈发觉得杨万里观察之细致,刻画之精妙。他仅用二十八字,便捕捉到了荷景最核心的神韵——“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壮阔,“映日荷花别样红”之绚烂。此情此景,与数百年前的诗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他所赞美的西湖六月风光,其精髓正蕴藏在这每一个具体的意象之中:那无边无际的碧色,是生命力的奔涌;那映日别样的红色,是夏日热情的绽放。
我注意到不远处的水面上,有几朵前几日盛放,如今已开始凋谢的荷花。它们的花瓣不再紧簇,有些已飘落水中,随波荡漾,宛如一叶叶粉色的小舟。这并未让我感到伤感,因为我看到那褪去华服的花心处,莲蓬正在悄然长大,日渐饱满。这花开花落,生息轮回,本就是自然最美的法则。荷之美,不仅在于其盛放时的娇艳,更在于其从初生到凋零,直至结出莲子的整个过程,每一阶段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感与哲理。
日头渐高,游人多了起来。有晨练的老人,有写生的学生,也有如我一般单纯来赏荷的市民。他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脸上无不带着愉悦与宁静的神情。这片荷塘,俨然成了都市中一方小小的净土,滋养着人们被尘嚣扰攘的心灵。
心灵的收获
坐在湖畔近两小时,我竟丝毫不觉厌倦。看水下的游鱼在荷茎间穿梭,激起细细的涟漪;听树上的蝉鸣与荷间的蛙声应和;感受阳光的温度逐渐变得强烈,而荷塘却自有一番清凉……这一切,都让我内心感到无比的平静与充实。杨万里的《荷花》古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更深层次感知自然之美的心门。它提醒我,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颗善于发现与体会的心。
离去时,我再次回望那一片生机勃勃的荷塘。接天的莲叶在阳光下愈发苍翠欲滴,映日的荷花也愈发娇艳动人。我心中默念:“多谢诗人留下如此瑰宝,让我能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通过他的诗句,找到与眼前之景最深切的连接。”今日此行,不仅赏了荷,更悟得了一份闹中取静、热爱生活的心境。这满池荷花,这首千古名诗,都将化为我心中一抹永恒的亮色,滋养我未来的时光。
夏日赏荷中荷花的特点
夏日赏荷中荷花的特点 荷花的特点如下:-洁净无瑕:荷花生长在淤泥中,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了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高洁优雅:荷花的花形、色彩和香气都极具美感,给人一种高贵优雅的感觉。-吉祥如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与"和"、"合"同音,因此常被用来寓意家庭和睦、吉祥如意。-友谊长存:荷花的花与叶相互依存,常被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自强不...
夏日赏荷围绕哪句话展开对荷花的
1.粉嘟嘟的花瓣,荷叶翩翩。夏日荷塘,演绎浪漫篇章。2.翠绿荷叶摇曳舞,荷花点缀其中。夏意,正浓时。3.夏风轻拂面,荷花微微笑。一派,诗情画意景。4.荷花的纯净,宛如夏夜星空,清澈,又迷人。5.炎炎夏日里,荷花独立池中,尽显,高雅风范。6.满池荷花娇欲语,微风拂过,香盈袖。7.荷叶连天碧如玉,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