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啼古诗
——窗外的诗意清晨
清晨五点,窗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推开窗户,微凉的晨风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远处天边泛着鱼肚白,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地唱着只有它们才懂的歌谣。
这让我想起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早已将鸟鸣与诗意融为一体。我翻开枕边的《唐诗三百首》,随手翻到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幅静谧悠远的山间夜景。
鸟鸣中的诗意
坐在书桌前,我细细品味着这些诗句。古人观察自然之细致,表达情感之精妙,实在令人叹服。他们不仅能听到鸟鸣,更能听出其中的韵律与情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将鸟儿的活动与春天的生机完美结合。
窗外的鸟鸣渐渐多了起来,仿佛在演奏一曲清晨交响乐。我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通过鸭子的行为感知水温的变化,这种细腻的观察力令人敬佩。
寻找现代生活中的诗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聆听鸟鸣?是否还能从寻常的景物中发现诗意?我决定今天放慢脚步,用心感受身边的自然之美。
午后,我在小区散步时特意留意树上的鸟巢。一个精致的鸟巢里,几只雏鸟正张着嫩黄的小嘴等待父母喂食。这让我想起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人被鸟鸣唤醒,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正是现代人所欠缺的。
傍晚时分,一群归巢的鸟儿划过晚霞,我不禁吟诵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鸟儿尚且眷恋旧巢,人又怎能不思念故乡?
感悟与收获
这一天的"观鸟读诗"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古诗中的鸟不仅是一个意象,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观察鸟类,古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偶尔放下手机,像古人那样静心聆听鸟鸣,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正如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所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有时候,独处观鸟,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充实。
夜幕降临,窗外的鸟鸣渐渐平息。但我知道,明天清晨,它们又会准时唤醒这座城市,继续吟唱那永恒的自然诗篇。
关于鸟的古诗100首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古诗中关于鸟的诗句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1、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青⼭远》2、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马戴《落⽇怅望》3、惟有南来⽆数雁,和明⽉、宿芦花。——邓剡《唐多令·;⾬过⽔明霞》4、三千年事残鸦外,⽆⾔倦凭秋树。——吴⽂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5、...
关于鸟的诗句大全100首合集
——杨 巨源《衔鱼翠鸟》 6、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沈亚之《村居》 7、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李益《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 鸪辞》 8、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 楼有酒酤。——白居易《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9、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带有鸟的古诗100首
带有鸟的古诗100首如下:1、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2、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3、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4、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王建《羽林行》...
描写鸟的古诗大全300首
描写鸟的古诗大全300首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6...
古诗里带有鸟的诗句300首合集
古诗词中含有鸟的诗句 1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
关于鸟的古诗大全300首合集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 编整理的鸟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古诗句 1 1、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聂 夷中《乌夜啼》 2、只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张乔《青鸟泉》 3、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