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所见之山林偶得

古诗所见之山林偶得

壬寅年六月十五 晴岚染翠

晨起推窗,忽见远山含黛,恍若袁枚笔下"牧童骑黄牛"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遂携竹杖入北山,欲寻诗人当年所见之景。

一、林深见鹿影

沿着青苔斑驳的石阶上行,晨露沾衣,凉风梳发。忽闻泠泠泉声自谷中传来,如童子清歌。转过山坳处,但见三五黄牛垂首食草,颈间铜铃随风轻响,却不见牧童踪影。正疑惑时,头顶繁茂的桐叶间突然洒落一串蝉鸣,急如骤雨,烈如火焰,瞬间点燃了整个山谷的寂静。

二、蝉声里的哲思

坐在樵夫遗落的树桩上,恍然明白袁枚当年"忽然闭口立"的玄机。这震耳欲聋的蝉鸣何尝不是天地间的至言?牧童止住的不仅是歌声,更是尘世间的妄念。此刻的我,亦如三百年前那个勒缰的童子,在自然伟力前肃然屏息。古人云"大音希声",而此刻却是"大声启瞆"——蝉愈喧,心愈静,山愈幽。

三诗脉悠悠

夕阳西下时,遇见荷锄归家的老农。闲聊间得知此山历来多牧童,世代传唱着当地山歌。老人随口哼出的调子,竟与清代《台阁牧笛谱》记载的旋律相似。忽然惊觉:袁枚听见的或许不仅是某个牧童,而是千年未绝的文化脉息。那倏忽的沉默,是田园诗篇的休止符,更是文明传承的呼吸节拍。

暮色浸染山径时,蝉声渐稀。回首望见村舍炊烟升起,恍见古今时空在此重叠。今日所见,非惟林泉牛铃,更见诗心穿越时空的熠熠光辉。遂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