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寻梅 古诗意境小记
冬晨寻梅记
清晨推窗,忽见天地皆白,昨夜悄然而至的初雪为古城披上了素裳。忽然忆起王安石《梅花》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心念一动,遂披氅携册,往城西梅园而去。
古梅新悟
坐在六角亭中展读《梅溪词》,见史达祖“烟霏霏,雪霏霏”之句,与眼前景致浑然相合。忽见一株老梅斜出湖面,枝干虬曲如铁,其上白雪与红梅相映成趣,俨然从古画中走出。想起历代诗人总爱将梅与雪并置,许是因雪能凸显梅之骨气,梅能点缀雪之寂寥,二者相生相成,共构冬日的诗意。
细观梅瓣形态,五片圆润如玺,花蕊纤毫分明。有的承着雪花宛若托玉,有的裹着冰晶剔透如琉璃。忽然明白陆游“何方化身上冰雪,明灭寒光夜欲分”的痴绝,这冰雪中的梅确似天地精魂所化,在寂寥中昭示着生命的坚韧。
归途拾思
归家后沏茶暖手,水汽氤氲中恍见日间所见梅影。翻开《全唐诗》,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问候穿越千年依然动人。原来每一代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梅,每一颗心灵都需要在寒冬中确认美好的存在。这或许就是梅诗流传千年的秘密——它不仅是咏物,更是对生命状态的永恒追问。
窗外又飘起细雪,我将今日所见所感仔细收进日记。忽然期待明日再访梅园,看经过一夜风雪,那些梅苞又会绽开几分。毕竟冬日的每一天,都是与梅相约的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