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寻梅记——重读《梅花》古诗有感
2023年12月15日 小雪初霁
一、寒园觅香踪
清晨推窗,昨夜积雪压弯了老梅枝桠,蓦然想起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裹紧棉袍踏入后园,果然见三两点猩红刺破雪幕,幽香似有还无,恰如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意境。
老梅虬枝上积着三寸新雪,
花瓣却倔强地托着冰晶绽放,
这分明是古诗里走出来的画面。
二、诗魂照古今
坐在梅树下重读《梅花》,发现二十字中藏着时空密码。"凌寒"二字最是震撼,零下十度的严寒里,这抹红艳竟带着温热的生命力。古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此刻却觉得雪要输梅一段香——那香气不是扑鼻的浓烈,而是需要静心才能捕捉的冷韵。
文人骨与梅花魂
忽然明白为何历代文人都钟爱咏梅。这疏影横斜的姿态,不正是中国文人"和而不同"的写照?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句子浮上心头,梅花的坚守与诗人的风骨,在雪地里完成了一场隔空对话。
三、暗香润心田
日暮时风雪又起,梅树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但那些诗句却愈发清晰,像梅香般渗入心脾。忽然懂得古诗为何能穿越千年——当指尖触到冰凉的梅瓣时,王安石笔下的温度便顺着血脉涌向心脏。
归途在雪地上踩出深深浅浅的脚印,
忽然希望自己也能活成一首《梅花》,
在属于我的季节里,
安静地绽放二十个字的芬芳。
(日记结尾附《梅花》全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