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记国庆日的家国情怀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晴
清晨推开窗,满街的国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的这句诗突然涌上心头。这抹中国红,总能瞬间点燃血脉里流淌的炽热。
长安街的晨曦
天刚蒙蒙亮,我便骑着单车来到长安街。环卫工人正在擦拭华灯,他们的制服与国旗同色。有位老师傅踮着脚调整灯杆上的小国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给自己的孩子系红领巾。我想起父亲曾说:"爱国不是口号,是给路灯换灯泡时多拧半圈的认真。"
纪念馆的长队
转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馆前已排起蜿蜒的长龙。有位坐着轮椅的老兵,胸前勋章叮当作响。当少先队员向他敬礼时,老人颤抖的手久久停在太阳穴旁。队伍里有人轻声哼起《我的祖国》,渐渐汇成温柔的浪潮。春水初生的旋律中,我看见玻璃幕墙映出千百张肃穆的面容。
胡同里的家宴
傍晚回到胡同,母亲正在包三鲜馅饺子。电视里重播着阅兵式,父亲把军功章别在旧军装上。"当年我们在猫耳洞过年,炊事班用压缩饼干包饺子..."他的故事伴着厨房蒸腾的热气,氤氲成窗上的水雾。窗外不知谁家孩子在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夜灯下的沉思
此刻台灯下,手机不断弹出各地灯光秀的视频。重庆洪崖洞的璀璨,港珠澳大桥的流虹,这些光点连起来,恰似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经脉图。突然理解诗人为何将"丹心"与"清泪"并置——那是对土地爱得深沉时,自然涌出的甜蜜与酸楚。
临睡前,我把小国旗仔细夹进《唐诗三百首》。月光漫过"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行,像母亲轻抚孩子的额头。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情感作文1000字精选5篇
【篇1】以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为思想情感作文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的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永恒的矛盾:忠与孝的抉择,家与国的取舍。在这两句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战士的孤独与坚韧,一个游子的思念与无奈。岁月如梭,白发悄然爬上鬓角,转眼间春天再次降临,令人感慨万千。白发新生,岁月如梭,诗人却依然...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作文合集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 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意角度作文合集
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代于谦立春日感 怀》全文翻译赏析) 一寸丹心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出自明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岁月无情不人。 一寸丹心图,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漫把金盘簇五辛。 赏析 这首是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意思_全诗赏析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意思_全诗赏析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出自明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释义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出自明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解释: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至亲便不禁双泪直流。 赏析:此句写出诗人以国事为重而常常忍受思亲痛苦的情状,既有对国事的担忧,也有自身遭遇的感慨一个洒下英雄泪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释义
思亲,不是忠家.解析:本题考察明代于谦《立春日感怀》的名句辨析。原诗颈联"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通过工整的对仗,以"一寸"对"两行"、"丹心"对"清泪",表达忠君爱国与思念亲人的双重情感。关键辨析点:1.正确版本应为"思亲"而非"忠家":"思亲"符合原诗羁旅怀乡的创作背景(立春时节客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