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古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月十二日 星期日 晴
清晨醒来,手机里满是母亲节的祝福推送。翻看日历,才惊觉已是五月第二个星期日。窗外阳光透过纱帘,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恰巧落在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上。信手翻开,孟郊的《游子吟》赫然入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四句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记得小学时母亲教我背诵这首诗,她握着我的手指逐字点读,当念到“寸草心”时,她轻轻握住我的小手说:“孩子就像小小草芽,母亲的爱是春天的阳光。”那时不解其意,只觉得韵律好听。如今重读,字字千钧。
寸草春晖的日常
母亲总是清晨五点起床,厨房里传来淘米的细碎声响像首温柔序曲。她记得我胃不好,十年如一日熬煮小米粥,粥里总会卧着剥壳的鸡蛋——因为她听说鸡蛋壳可能残留细菌。这些细节我从习以为常到离家后才懂得珍贵,正如诗中所写,三春晖般的存在往往被我们视作理所当然。
中学时总嫌她唠叨,她把《游子吟》抄在便签贴在我书桌前,那时觉得古诗迂腐可笑。直到大学报到那天,她在火车站掏出一双亲手织的毛线袜,针脚密得惊人。“听说北方冬天冷”,她说着突然哽咽,转身时偷偷用袖子拭泪。那一刻我才明白,“临行密密缝”不是艺术夸张,而是天下母亲共同的动作。
诗外的母亲
古籍里记载孟郊五十岁才得功名,首先想到的是接母亲同享荣华。而现代人的“报春晖”往往只剩节日转账和朋友圈祝福。今天特意回家,看见母亲正戴着老花镜学手机视频通话,她说:“这样你下次出差就能教我怎么看海外天气了。”她永远在想如何继续付出,而不是索取回报。
傍晚陪母亲散步,她突然指着路边野草说:“记得吗?你小时候总问为什么草尖是黄的,草根却是绿的。”我摇头,她微笑:“因为阳光先照耀高处啊。”瞬间恍悟——三春晖永远先照耀草木尖端,就像母亲永远先考虑孩子的需求。我们这些“寸草”终其一生,确实难以报答阳光于万一。
今夜在日记里抄写《游子吟》,墨汁渗过纸背像岁月的印记。或许真正的报答不是物质反馈,而是成为足够好的“寸草”,努力生长成一片绿意,让春晖照耀时能看见生机盎然的风景。窗外月光如水,想起母亲睡前为我掖被角的习惯动作,那双手纵横的皱纹,才是世间最动人的诗行。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大学生母亲节演讲稿
文是我们为您推荐的大学生母亲节演讲稿,望对您有所帮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每一位远走他乡的游子,心中对父母永远的牵挂和思念……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过"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自己会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我们却忘了,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