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萱草芳心映日辉——母亲节日记

萱草芳心映日辉——母亲节日记

五月十四日 晴

清晨醒来,推窗见阳台上那盆萱草花已然绽放,金黄色的花瓣在朝阳下舒展着,像极了母亲温暖的笑颜。今日是母亲节,这“忘忧草”开得正是时候,让我想起古人所言“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思绪。

母亲总说萱草是她的最爱,不仅因为其花色明艳,更因它承载着千年来的慈母意象。唐代孟郊的“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此刻浮现在脑海,我才真正明白其中深意——母亲就像这萱草,永远用最温柔的姿态化解家人的忧愁,却将自己的牵挂深深掩藏。

午后时光

陪母亲在小区散步时,特意走到那片萱草花圃。母亲弯腰轻抚花瓣,轻声吟起宋代朱熹的“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斑白的发间,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母亲不就是一株历经岁月的萱草吗?用一生的光阴为我们遮风挡雨。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母亲总会采些萱叶包粽子,说这是自古就有的“萱草辟邪”之说。而今超市里各种精致粽子应有尽有,但她依然坚持亲手包制,那缕淡淡的萱草清香,成了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味道。

夜深思涌

晚间翻阅诗词,元代王冕的《萱草生堂阶》让我驻足良久:“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忽然懂得,原来游子离家再远,母亲的心都如同萱草般坚韧守候。

现代人总说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的确如此。它没有牡丹的富贵,不如玫瑰娇艳,但那份朴实无华的坚韧,恰如天下母亲最真实的写照。今日特意查考资料,才知道萱草又名“宜男草”,古人认为孕妇佩之可生男,这虽是无稽之谈,却寄托了古人对子孙繁盛的期盼。

临睡前,我将一束萱草花插在母亲床头。她笑着说:“这花朝开暮落,但明日又会绽放新朵,就像母亲对孩子的爱,永不停歇。”是啊,萱草一日之美虽短,但年年岁岁生生不息,正如母爱永恒。

写下这些文字时,月光正洒在萱草花上。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将母亲居处称为“萱堂”,将母亲称为“萱亲”——原来一朵小花里,藏着中国人对母爱最深的眷恋与礼赞。愿天下母亲都如萱草般,永远沐浴在爱的光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