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初夏登山记
五月三日,天气晴好,与友人相约登临城西翠屏山。晨光熹微时出发,本以为只是寻常郊游,未料竟在山水迂回间,真切体悟了放翁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起初,山路平坦,两侧松柏苍翠,鸟鸣清脆。我们谈笑风生,步伐轻快。但随着海拔渐升,路径变得模糊难辨。行至山腰,竟有数条岔路蜿蜒伸向不同方向。凭直觉择一而行,却越走越觉荒僻。巨石挡道,藤蔓缠绕,脚下落叶沙沙作响,除我们外再无半点人声。
阳光被浓密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时间感也开始模糊。手机早已失去信号,指南针在矿脉干扰下徒劳旋转。我们像闯入迷宫的行者,第三次回到那棵刻着模糊箭头的老槐树下时,焦躁与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友人喘着气问:“是不是该原路返回?”我望着前方更茂密的丛林,心中也升起“疑无路”的茫然——投入如此多时间精力,难道真要承认此路不通,败兴而归?
转机
正当犹豫之际,忽闻隐隐水声。循声拨开一丛肆意生长的野蔷薇,竟发现一条极隐蔽的溪涧。水流清澈,冲刷着圆润卵石,指向山势更高处。我们决定追随这自然的指引。沿溪跋涉虽更艰辛,却有了明确方向。水声潺潺,如乐章驱散迷茫。
约莫半小时后,溪流转弯,绕过一个巨大岩壁。景象豁然开朗!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岩壁之后,是一片向阳的缓坡,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正燃烧般盛放,宛如彩霞落入了人间。花海尽头,几间白墙灰瓦的农舍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一位老人正在屋前劈柴,看到我们,慈祥地笑着招手。那一刻,“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再是纸上的诗,而是撞入心头的震撼。所有迂回、困惑与挣扎,瞬间被这豁然开朗的惊喜涤荡干净。
顿悟
在农舍小院,我们品尝着清甜的山泉和自家炒制的新茶。老人说,这村子叫“云上居”,旧时是樵夫和采药人的歇脚处,那条溪涧才是正路,大路反而容易迷途。我们相视而笑。
归途中心情格外澄澈。放翁的诗句之所以传诵千古,正因为它道破了人生的普遍体验。每一次“山重水复”的困顿——无论是学业瓶颈、工作挫折还是情感迷茫——都让人怀疑是否走入了绝境。但只要我们不在疑惧中放弃,保持探索的勇气与内心的清明,总能找到那条“溪涧”,引领我们走向“柳暗花明”的新境界。那突如其来的转机,是对坚持者最美的奖赏。
此次游玩,始于赏景,终于悟理。自然以最生动的方式,给我上了一堂关于希望与坚持的课。日记至此,以铭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