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莲子古诗词日记:采莲南塘秋

莲子古诗词日记:采莲南塘秋

七月十五日 晴

晨光熹微时,我独自漫步至南塘。水面初平云脚低,荷叶田田,铺展成一片碧绿的海洋。忽然想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千古传唱的诗句,此刻竟如此鲜活地展现在眼前。

莲池即景

朝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莲叶的露珠上,晶莹剔透,宛如散落的珍珠。粉白的莲花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羞怯如少女;有的尽情盛开,沐浴在晨光中。微风过处,莲叶轻摇,仿佛在低语,又似在吟唱那古老的采莲曲。我蹲下身,轻轻拨开一片硕大的莲叶,便看见青翠的莲蓬藏在下面,莲子饱满,预示着丰收的季节。

采莲之思

我并非真正的采莲人,但此刻却想效仿古人,体验一番“低头弄莲子”的意趣。伸手摘下一支莲蓬,剥开绿色外衣,便露出洁白的莲子。放入口中,清脆甘甜,带着一丝淡淡的苦涩,仿佛人生的滋味,甜中带苦,苦中有甜。这小小的莲子,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到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莲子总是与高洁、宁静、相思相伴。

坐在塘边的石头上,我静静看着这片莲塘。莲花过人头,不仅是视觉的壮观,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能有这样一方净土,实属难得。莲子清如水,不仅形容其色泽,更寓意着品性的清澈透明。古人以莲喻人,推崇的是那种身处污浊而保持本真的高贵品格。

归途有感

夕阳西下时,我带着几支莲蓬踏上归途。晚风轻拂,荷香阵阵。回首望去,南塘的莲花在余晖中更显娇媚。这一天,因着莲子古诗词的指引,我仿佛与千百年前的诗人有了某种连接。他们看到的景,感受到的情,穿越时空,依然鲜活。

日记至此,忽觉心中宁静许多。或许,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也是莲子的魅力——让人在浮躁中找到平静,在平凡中发现诗意。愿自己也能如莲一般,保持内心的清澈与纯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