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柳色青青送别时

柳色青青送别时

暮春的离歌

四月将尽,窗外的柳树早已褪去初春的鹅黄,换上一身深沉的青翠。那绿色浓得化不开,仿佛要滴落下来,每一片叶子都饱含着故事。今日与挚友在此作别,这“柳色青青”的景象,竟与千百年前古人折柳送别时一般无二。唐人诗句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大抵描绘的就是这般场景。只是彼时朝雨润物,清新明媚;而此时夕阳西斜,为这片浓绿镀上一层哀婉的金边,更添几分惆怅。

折柳与长亭

我们相约的地点,仍是那座古老的十里长亭。亭边垂柳依依,枝条如幕,几乎要垂到青石板上。朋友苦笑说:“古人送别总要折柳相赠,因‘柳’谐音‘留’,有挽留不舍之意。我们今天,要不要也折一枝?”我摇了摇头。并非不爱这柳枝,只是觉得,该走的终究留不住,强折柳条,不过是徒增树的伤痕罢了。更何况,这满目的青青柳色,本身就已是最好的赠礼。它见证过无数离别,我们的愁绪与之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

我们坐在亭中,泡了一壶明前龙井。茶烟袅袅,与柳条摇曳的姿态竟有几分相似。说起未来的计划,朋友眼中既有憧憬,也有迷茫。他说此去千里,不知何时能再归来,再共饮一壶茶。我笑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便隔得再远,总归是共看一轮明月,共沐一片春风的。”话虽如此,心中的离愁却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人淹没。抬头望去,柳枝在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无声地安慰: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时光中的柳影

记得小时候,老家门前也有一排柳树。每逢春天,柳絮便如雪花般漫天飞舞,孩子们总是追着柳絮奔跑,试图抓住这些调皮的精灵。母亲告诉我,柳树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随遇而安。如今想来,朋友不正像这柳树一般吗?无论去到何方,都能扎根生长,焕发生机。这让我感到些许宽慰。

夕阳渐渐沉入远山,离别的时刻终究到来。我们站起身,互道珍重。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他转身离去,身影在长长的柳荫下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那片青青的柳色之中。我独自站在亭中,许久未曾移动。微风过处,柳条拂过我的肩头,温柔如故人的挥手。

心绪如柳

归家途中,我特意绕道走了河堤。堤岸两旁尽是垂柳,在晚风中婆娑起舞。河水倒映着柳树的姿影,波光粼粼中,仿佛有千万条柳枝在水中生长。这景象美得让人心醉,也美得让人心碎。我想,柳树真是神奇的植物,它既象征着离别,又代表着生机;既承载着哀愁,又寄托着希望。

回到家,我取出日记本,记录下这一天。墨迹在纸上洇开,如同柳色在水中渲染。忽然明白,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与重逢,如同柳树一年又一年的枯荣。今天的离别固然伤感,但来日方长,我们终将在各自的天地里成长,或许某天又会在这青青柳色中重逢。到那时,我们可以笑着说起今天的伤感,如同说起一个遥远而美好的故事。

合上日记,推窗望去,月色下的柳树呈现出另一种美,深青近乎墨色,静默如谜。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它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以那不变的青青柳色,迎接新的日子,新的离别与相聚。

送别下马饮君酒王维

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原文呈现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注:此诗题一作《送友人》,部分选本将“归卧”作“归卧于”,“南山陲”作“南山边”,均不影响诗意。作为王维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淡然见深情”的风格区别于...

李白对思念的诗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淥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一、衍生注释:喂,你知道吗?这首词一开头就直接告诉你,我啊,想你想得要命,就在这长安城里,想得不行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