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古诗画中的春日闲记
晨起观画
推开雕花木窗时,檐角的风铃正与晨风合奏。案头那幅《竹枝词古诗画》摹本在朝阳下泛着微光,墨色晕染的远山间,仿佛能看见刘禹锡笔下"杨柳青青江水平"的波光。我蘸湿毛笔临摹画中题诗,墨香与窗外新竹的清气交织,笔尖在宣纸上拖曳出如丝的痕迹。
画里寻诗
这幅清代画家仿唐寅风格的立轴,将七首竹枝词化作视觉意象:左侧留白处题着"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狂草,右侧工笔勾勒的巴蜀女子正俯身采摘带露水的莲蓬。最妙的是画心处虚实相生的处理——用淡赭石晕染出烟波浩渺的江面,却让墨竹穿透云雾,恰似诗中"闻郎江上踏歌声"的余韵。
午后札记
带着画册去后山竹林写生,发现新笋已蹿至齐腰高。想起昨日临摹时特别注意的细节:古诗画中的竹叶总呈"个"字或"介"字排列,而现实中的竹枝却以更随性的角度交错。坐在青石上翻看《刘宾客集》,突然明白画家为何要在题诗旁添几丛歪斜的墨竹——那分明是模拟竹枝词民歌的俚趣风味。
暮色感悟
晚霞给书房的白墙镀上橘红时,发现晨间临摹的宣纸已自然卷边。透过褶皱看那些诗句,竟有了"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双关趣味。今日三次提笔记录,墨色由浓转淡再转浓,像极了竹枝词古诗画里"日出三竿春雾消"的光影变幻。或许明天该试试用朱砂点染画中女子发间的山茶,毕竟真正的艺术,本就在似与不似之间。
(全文共计512字)
跟着智象读古诗《竹枝词》画“竹子”
跟着智象读古诗《竹枝词》画“竹子” 一、学一学 “竹枝词”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 舞蹈结合的民歌。 诗人刘禹锡被贬夔 (kuí) 州时, 在那里学习《竹枝词》,并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 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不...
古诗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古诗解析
古诗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古诗解析古诗竹枝词赏析竹枝词古诗解析 郎若闲时来吃茶 湓江江口是奴家 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 门前一树紫荆花 初读郑板桥的《竹枝词》,那时也不过情窦初开的年纪,读罢此诗,却总忍不住掩嘴嗤笑,想着一少女面对心仪的小伙子,是怎样的一幅低眉娇羞的画面。又想着,若是自己,面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画合集
17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1课时 17 古诗三首 导入一 导入二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主要作品:《陋室铭》《杨柳枝词》 《竹枝词》《乌衣巷》等。 语文百宝箱 浪淘沙: 词牌名,原为...
儿童古诗带拼音田字格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儿童古诗带拼音田字格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北京竹枝词古诗
北京竹枝词古诗 《都门竹枝词(其一)》 原文: 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一、衍生注释: “都城”指北京。“帝王尊”这里表示封建帝王时期的尊贵威严,北京在封建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很多地方普通百姓不能涉足。“正阳门”是北京的重要城门,在过去有着严格的出入限制,而随着...
诗词 竹编合集
竹枝词古诗词 竹枝词九首古诗词 古诗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竹枝词古诗原文及翻译
竹枝词古诗原文及翻译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译: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一片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没有晴天却还有晴的地方。...
46首竹枝词古诗
46首竹枝词古诗 1.《长相思·山一程》-李清照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温庭筠 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李清照 4.《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 5.《念奴娇·春夜怅情》-李之娴 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7.《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 8.《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王安石 9.《渔家傲·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