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秋夜独思日记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秋夜独思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转多云 夜微凉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般倾泻在书桌上。突然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这抹银辉是否也正抚过千里之外你的窗棂?

一、相字里的时空折叠

古人用"相"字构筑了多少动人的情境: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相逢何必曾识的白居易,还有此刻我揣摩的"相望不相闻"。这个字像把钥匙,轻轻转动就能打开记忆的匣子——去年深秋我们在西湖断桥相遇,你举着油纸伞说"这雨丝像不像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二、月华中的思念具象

阳台的绿萝在月光里投下斑驳影子,让我想起你总说植物最能见证时光。现在这盆你送的琴叶榕已长高二十厘米,每片新叶舒展时都会想起你修剪枯枝的认真模样。冰箱上还贴着你去敦煌前写的便利贴:"愿逐月华流照君",当时笑你矫情,此刻才懂其中郑重。

三、流照处的生命印记

翻开日记本,去年今日记录着我们在天文台看猎户座流星雨。你说古人看着同样的星辰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今人用微信共享位置也是异曲同工。当时不以为然,现在对着手机里三千公里的距离标记,突然理解这种跨越时空的"相"字美学。

夜渐深,月光移到了那本《唐诗三百首》上。忽然觉得"相"字就像月光的另一种形态——它照亮过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温暖过杜甫的鄜州夜月,此刻又流转在我的窗台。或许思念本就是场光的旅行,只要抬头,我们永远活在彼此的光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