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岳阳楼怀古日记

登岳阳楼怀古日记

壬寅年八月十五 岳阳市洞庭湖畔

晨光熹微时,我终于站在了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岳阳楼前。朱漆雕栏犹带露水,飞檐翘角刺破青灰色天幕,整座楼阁如一只展翅的巨鹏,栖息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

一、山水相逢处

扶着千年古木的栏杆极目远眺,只见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确如《岳阳楼记》所描绘的壮观。水天相接处浮动着淡金色的朝霞,恍若李白当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意境。三两只沙鸥掠过水面,翅膀划开氤氲水汽,惊起圈圈涟漪荡向君山方向——那座刘禹锡诗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

二、诗魂萦绕时

在二楼楹联厅,指尖抚过刻着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诗碑,冰凉的石纹里仿佛还流淌着中唐的叹息。讲解员吟诵起屈原《湘夫人》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楚大地的文脉顿时在耳畔轰鸣。最动人心魄的仍是中堂那幅《岳阳楼记》全文木刻,当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几位白发老者同时驻足默诵,阳光恰好穿过花窗,将金字照得熠熠生辉。

三、时空交错间

午后登船游湖,现代摩托艇的轰鸣惊散了幻象。然而当船行至湖心熄火漂浮,万千金光突然洒落水面,瞬间理解了为什么历代文人至此皆要作诗。拿着手机拍摄的游客们忽然都安静下来,只有湖水叩击船板的声响,仿佛千年来无数诗人留下的平仄韵律在轻轻拍打时空。此刻方才顿悟,湖南古诗词从来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奔腾的文化血脉。

归途时买了一套诗词明信片,在邮局郑重盖上今日的邮戳。忽然想起清代张之洞重修此楼时的题联:“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暮色中回望,岳阳楼已点亮宫灯,倒映在粼粼波光里,仿佛范仲淹笔下“静影沉璧”的月光,早已跨越千年,永远沉在这片湖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