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望》日记:寻古诗中的北国秋色
十月十五日,晴,微寒
清晨推开木窗时,霜花正缀在兴安岭的松枝上。我忽然想起清代诗人查慎行那句“兴安岭上望,苍翠接天低”——此刻眼前的山峦虽披了秋黄,却依然与穹苍相连,仿佛古诗从三百年前穿透时空,落在这片土地之上。
一、古道与诗痕
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步入林间时,背包里那本《塞北诗选》正翻到记载兴安古诗的章节。古人笔下的“峻岭盘云外,寒流绕帐前”竟与眼前景致重合:白桦林如银甲列阵,红松林似墨绿波涛,而远处哈拉哈河如一条蓝绸,蜿蜒缠绕着山脉的腰际。我坐在倒木上抄录诗句,忽然意识到这些文字不是死去的符号,而是活着的地图——它们指引着后人用脚步丈量诗中的“苍翠”、“寒色”与“穹隆”。
二、牧人与薪火
午后遇见的鄂伦春牧人让我对古诗有了新解。他的桦皮船搁在河畔,像极古诗里“轻舟泛寒水”的意象。当他唱起“雄库鲁(神鹰)飞过兴安岭”的古调时,我忽然明白:古诗从来不只是文人的笔墨游戏,更是生活于此的人们用生命谱写的生存史诗。他指着对岸火烧迹地说:“树倒了又长,雪化了又来,咱们兴安岭就跟古诗里写的一样——万年不改青苍色。”那一刻,松涛声与牧歌交织,成了最生动的注脚。
三、星空与永恒
入夜后在山巅扎营,银河倾泻于兴安岭之上。查慎行当年望见的应当是同一片星空,却写着“客心争日月”的惆怅。而当我用相机捕捉星轨时,忽然体悟到古诗与现代的奇妙共鸣:人类始终在追寻永恒,但山河星辰才是真正的永恒者。手机响起护林员发来的讯息:“明早霜重,注意保暖”,这种跨越时空的关怀,何尝不是另一种“万里寄相思”的诗意?
熄灯前重读诗句,发现古诗最动人处不在于精确描绘风景,而在于捕捉了人与天地对话的瞬间。兴安岭的秋色会褪去,但诗中的苍翠永存——这或许就是文字赋予山河的第二次生命。
歌颂祖国的江南文化诗文合集
有关歌颂祖国的诗文 有关歌颂祖国的诗文 1 《腾飞吧,我伟大的祖国》 腾飞吧,兴安岭、昆仑 腾飞吧,长江、黄河 腾飞吧,我十万万炎黄的子孙 腾飞吧,我五千年光辉历史的祖国 文明古国已跨进新的征程 民族壮举已载入新的史册 太阳能、原子能的应用 早已代替了燧人氏的钻木取火 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也早已取代了有巢氏用树枝搭起的棚窝 伟大的...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合集
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 4 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 景的古诗《望天门本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 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 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
描写风沙的诗合集
风吹过河流, 掀起涛涛巨浪,打破河床的宁静, 为大地带来生命和丰收的希 望。 描写风的诗句,描写风的古诗 描写风的诗句,描写风的古诗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3.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石鱼湖上醉》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学校秋景的作文800字合集
我却不以为然, 我喜欢秋风拌面的感觉,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可以让身上的 尘埃飞向远方;可以带我们的灵魂走进秋色。秋风一闪,万树 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优美的舞姿,那个场面隆重盛大,不亚 于盛大晚会的热闹场面,满天飞舞着蝶一般的落叶。叶子之间 碰撞出的响声似乎在向大地母亲报喜,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 母亲的怀抱,...
写学校的写景作文800字(秋天)合集
望眼脚下,是一片枯黄的草地让我想到了那 首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写秋天的景作文800字7篇 写秋天的景作文 800 字 7 篇 写秋天的景作文 800 字篇 1 繁花盛开、百花争艳的春天固然可爱,瓜果遍地、果实累累的秋天更讨人喜 欢。那天,雨过天晴,秋高气爽。我骑着自行车背着书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