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独坐小楼听雨记
一、檐前点滴到天明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孤怀辗转时。独坐南窗听夜雨,芭蕉叶上写相思。这雨来得突然,先是三两滴试探着敲打瓦檐,继而密密匝匝连成一片,竟似要把这春夜里的愁绪都倾泻干净。
案头烛火摇曳,映得宣纸上未干的墨迹微微发亮。白日里写的半阙《临江仙》还搁在砚边:"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此刻听这雨打芭蕉的声响,倒比那荷声更添几分清冷。
二、青灯有味似儿时
记得童年在江南外婆家,也是这般春雨连绵的时节。老宅的天井里摆着青瓷缸,雨水顺着瓦当坠入缸中,叮咚作响如古琴泛音。那时总爱趴在窗棂边,看雨丝把马头墙上的藤蔓洗得发亮,空气里浮动着樟木箱与书卷的沉香。
(一)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而今寄居的这小楼,虽也有雕花槅扇、青砖铺地,到底少了那份经年累月浸润出的人间烟火气。雨声中忽然传来卖馄饨的梆子声,恍惚竟似穿越三十载光阴。这才惊觉,原来最刻骨的乡愁,都藏在五感记忆的褶皱里。
三、卧闻疏雨打新荷
后院的睡莲该开了吧?前日见着已有三五花苞探出水面。这雨下得急,怕是明日去看时,粉白花瓣要零落大半。转念又想,韩愈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夜雨虽疾,到底滋润着草木根系,待得破晓时分,阶前苔痕想必更翠。
忽记起东坡《定风波》里"莫听穿林打叶声",此刻倒觉得不必学那超然姿态。这雨声穿堂过户,正可作天然琴筑。取来素纸临帖,笔锋转折间竟暗合雨打屋檐的节奏,墨色浓淡恰似云层明灭。
四、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知何时雨声渐疏,推窗望去,东方既白。昨夜积水尚在竹叶上滚动,将坠未坠时映出七彩光晕。远处传来寺院的晨钟,余韵里带着水汽的清凉。案头诗笺被风吹起,露出新填的下阕:"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这春夜听雨的况味,原不必刻意寻章摘句。且将未尽茶汤泼入砚台,看墨色晕开如云山雾罩,留白处自有天地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