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赏析:李白笔下的月夜乡愁
一窗明月照古今
昨夜整理旧书时,偶然翻到《唐诗三百首》,泛黄纸页间那首熟悉的《静夜思》倏然映入眼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十字的短章像一泓清泉,在台灯暖黄的光晕里荡漾开来。
霜月凝成的乡愁
李白的诗句总带着月光般的通透质感。开元十五年的某个秋夜,26岁的诗人独居扬州客栈,青砖地上流转的月光被他错认作寒霜——这个精妙的错觉,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触摸到那个夜晚的沁凉。我在日记本里临摹着诗句,钢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仿佛听见盛唐的夜风穿过雕花木窗。
二、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上周出差住酒店时,我也曾对着落地窗外的城市灯火发呆。玻璃幕墙倒映的霓虹与天上弦月重叠,竟与李白当年的情境奇妙重合。这大概就是经典诗词的魅力,像一面铜镜,照见人类永恒的情感脉络。
三、当代人的月光笔记
在备忘录里记下零散思绪:
1. 地铁站台看见的月光像融化的锡箔
2. 母亲微信发来的老家桂花照片
3. 异国同事说起"moon"与"month"的词源关联
这些碎片最终都指向同一个主题——我们永远需要诗歌来安放漂泊感。正如苏轼所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光始终是穿越时空的情感导体。
四、重读的启示
晨起再读《静夜思》,突然注意"举头""低头"的肢体语言里藏着微妙的心理曲线。诗人从直觉的疑惑到理性的确认,最终归于深沉的内省。这种情感流动的精确捕捉,恰是日记写作值得借鉴的范本。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梧桐叶正将晨光筛成细碎的金箔,新的一天又将在诗意的回味中展开。
(全篇共计612字)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优美、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下面是对古诗词的简要介绍:1.古诗:古诗是古代文人以五言、七言等固定格式创作的诗歌形式。它以字数的固定和平仄的押韵为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爱情等主题...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简介 1、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常见意象(1)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2)空间意象:长亭、劳劳亭、南浦、渡口、古道、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3)具体物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西风、美酒、芳草、笛声、烟波、浮云、鸿雁、子规 (4...
中国古诗词简介合集
下面是小编 整理的古诗词作者简介大全,欢迎大家分享。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诗与陆游、 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诗的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 会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写了农村的广阔生活和 农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又同时表现了恬静闲适的田园生 活,...
古代诗词简介合集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优美、富有意境 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下面是对古诗词的简要介绍: 1. 古诗:古诗是古代文人以五言、七言等固定格式创作的诗歌形式。它以字数的固定和平 仄的押韵为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人生哲...
古诗词简介(优质5篇)
古诗词简介(1)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节物还如旧,情怀自可怜。作者方回简介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
古诗词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大意
20 首古诗词写作背景、作 者简介及大意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 曹植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 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 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 熬豆子呢!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
古诗词介绍合集
中国古诗词历史简介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内涵。古诗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先秦时期,古诗词以“诗”为主,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体裁之一。 《诗经》是记载了从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的古代诗歌作品, 其中包括了民歌、...